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编者的话:由北京清华大学教务委员会主任邱勇率队、奥运冠军马龙、杨倩等共40名师生组成的陆生团正在台湾访问。11月28日下午,一行人到台北孔庙和林安泰古厝 (明清时期闽南风格的四合院住宅)参访,吸引大批粉丝拍照、要签名。北京清华大学学生彭弋航表示,她特地学了一下林安泰古厝的闽南语念法,“虽然发音可能不太准确,但在这里看到许多传统文化的展示,如抓周、收涎等,是中华文化传承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在台湾,中华文化也保存得非常好,特别是孔庙,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台湾每年都有祭孔仪式,这个安排是两岸历史跟文化的联结”。然而与此同时在台南,孔庙却成了一些人宣扬“台独”的工具,此事遭到岛内声讨。
“绿化”孔庙,匪夷所思
台南孔庙是法定古迹,1665年建立,是台湾首座孔庙,也是首座官学所在,拥有“全台首学”的美称。就在上月,台南市议员王家贞在议会质询时指控,孔庙文化基金会执行长石牧民利用孔庙搞“台独”,曾说孔子“太中国了”,这是“拿市府薪水,行个人‘台独’意志”,要求其还孔庙应有的尊重及尊严,不适任就下台。但台南市文化局针对这一争议,一直没有任何相关处置,王家贞为此带头抵制文化局的预算案,怒批相关部门及人员,“怎能允许如此自大狂妄、嚣张跋扈的人,糟蹋孔庙、糟蹋‘全台首学’”。11月5日,石牧民在质疑下提出辞职。
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撰文称,台南是“中华文化扎根台湾之初始,台南孔庙更是儒家教育在台湾的奠基之地,孔庙执行长竟说‘用台独包围中国’?就算台南人再护短,在儒家文化300多年熏陶下,心中那把尺还在”。
陆生团28日下午走访台北孔庙,清华大学学生彭弋航(左)和奥运女子气步枪金牌选手杨倩在庙前合影。(图源:中国时报)
“绿化”孔庙的同时,民进党当局还把妈祖等民间信仰打成“统战工具”。今年6月中旬,民进党召开所谓“中国对台介选与统战渗透”座谈会。台湾世新大学副教授刘玉皙声称,研究发现,妈祖庙对台湾大选和市长选举都有显著影响,使得附近选民较不支持民进党。台湾陆委会发言人梁文杰更声称,不只是妈祖,“保生大帝、关帝爷、神农大帝,都是中共对台统战的工具”。亲绿的《自由时报》还刊发评论称,妈祖文化在台湾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大陆利用这一点“将妈祖文化重新定位为促进两岸统一的政治工具”,通过举办各类妈祖文化交流活动,试图在台湾民众中建立统战基础。
对于这些论调,就连亲绿庙宇也无法认同。台湾《联合报》此前报道,亲绿的高雄弥陀清和宫主委吴钟添说,两岸同文同种,不少庙宇从大陆分香过来,因此有两岸联谊会存在。他曾去大陆交流过一次,过程没有涉及政治。旗山天后宫副主委邱清郎是绿营里长,他称旗山天后宫是中华妈祖协会的常务理事,他每年都前往大陆湄洲岛开会,交流时不会涉及政治议题。
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柯志恩直言,她第一次听到大陆通过妈祖庙影响台湾选举的说法时,觉得“民进党‘抗中保台’已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前“外交官”介文汲痛批,“这是挑战台湾最主要的民间信仰,非常胆大妄为,连神祇都‘抹红’”。他说,其实两岸在共同信仰交流上,都是台湾方面更主动。当年大陆开放,是台湾的妈祖庙突破岛内政治阻拦,主动到福建湄洲,并修缮湄洲祖庙。民进党当局“是在恐吓信徒”,搞侵害基本人权的宗教迫害。
台湾《中国时报》评论称,台湾来自大陆分灵的妈祖宫庙超过3000座,其他供奉的庙宇还包括关圣帝君、文昌帝君等,多数神明也是从大陆分火延请而来,无论是“妈祖回娘家”还是“神明大团圆”,两岸的互动交流都属于民间信仰的一环,但在民进党眼中也成了“统战工具”,“将源自中华传统宗教文化的神祇都抹红的论调,让人不禁怀疑民进党反中是反到傻了、还是疯了?”文章称,民进党“立委”沈伯洋说台湾有几十万可能成为“第五纵队”的“高风险人群”必须控管,“从天上神佛到地上众生,只要跟‘中国’扯上一点关系,一律被‘抹红’当成来统战。这种搞法,民进党自己不先疯,台湾人也要被搞疯了”。
“典型的数典忘祖、民族败类”
在民进党当局“去中”与“恋殖”的史观下,岛内曾经非常重要的节日“光复节”近年却备受冷落,各种纪念活动早已搁置多年。台湾自由撰稿人沈乃训直言,民进党当局对“光复节”与其说是不重视,不如说是不敢过,因为台湾“光复节”的名称由来重重打脸蔡英文、赖清德两任当局的史观。“光复节”早在1946年就公告定为纪念日,其由来顾名思义自然是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政府着手接收,世界各国对此毫无异议。
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注意到,面对抗战胜利、台湾光复80周年,超过千页的台“国防部”明年年度预算书里,竟找不到一言一语、一条预算与纪念抗战相关。无数血泪汗水成就的历史,就这样消失无踪影。他说,2015年台“国防部”预算书中,将纪念抗战列为年度施政目标重点事项之一,政治作战局特别强调,“举办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系列活动,运用所属文宣刊物、莒光日教育及策办学术讲演等渠道,加强宣教抗战历史及其精神内涵,建立官兵正确史观,砥砺官兵忠贞气节”,怎么才过了10年,“抗战就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有岛内舆论直言,民进党自始至终都回避台湾“光复节”这样一个重要节日,不敢直面这段史实,因为其内心充斥着“恋殖”心态。丘智贤称,多年来,台湾空军每到11月21日高志航牺牲那天,都会前往空军烈士公墓致敬。没有想到,台空军嘉义基地开放参观,乐仪队竟然高奏旧日本海军的《军舰》进行曲。
而台湾公视播出的《听海涌》一剧,更是民进党当局赤裸裸“恋殖”的集中暴露。该剧讲的是日本殖民时期,从台湾大量征召的“战俘监视员”被派到婆罗洲,看管日本战俘的故事,号称台湾“时代剧”。剧中主角三兄弟,老大是一心一意效忠日本,想让自己从“卑贱”的台湾人身份,通过为日军服务跃升为“高贵的日本人”;老二一心想娶日本女人;老三则是自然而然地当顺民,只想改善经济。导演称,“这三兄弟就是台湾人的缩影”。对此,岛内知名媒体人黄智贤怒怼,“这当然是污蔑先民,没有良心的胡扯”。这部戏的目的,不是还原史实,“而是要斩断台湾人的根,假造台湾人对日本的国族认同”。她称,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根据日本警察厅的记录,日本在台湾杀了几十万人,其中多为反抗日本的人。日本登陆时,就有壮烈的“乙未战争”,众多抗日英雄殉难。但是在《听海涌》里,没有积极抗日的台湾人,也没有消极抵制的台湾人,只有妄想做日本人的台湾人,“这不是一出台湾时代剧,这是一出恶毒的媚日大戏”。
《中国时报》上刊登的一篇评论称,今天的台湾出现所谓“伪日”病症,把日本殖民时期的一切想象成无比美好,包括在电影、电视、出版品、网络图文留言乃至城市规划上,一直在生产山寨日本货,如此的表现可称之为“伪日丑学”。像1908年日本殖民当局完成台湾南北纵贯铁路,这是任何殖民者占领新土地都会做的第一件事,目的是掠夺矿业和农业资源。但台湾的伪日者,对于清代的古典建筑被日本殖民当局大量拆除毫无异议,对拆掉过时的日本殖民建筑则如丧考妣,一心一意地进行复建。《联合报》批评称,公共电视台这部剧篡改历史,充斥迎合当权者心意的恋殖情节,“如此洗脑又制造‘台湾人、中国人’对立的操作,只怕才是祸源”。
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日前的记者会上批评说,赖清德当局不仅不纪念台湾光复,反而构建“台独史观”,是典型的数典忘祖、民族败类。
民众呼吁废除“108课纲”
岛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试图拨乱反正。据《中国时报》11月21日报道,“108课程纲要”实施5年来批评不断,尤其推行“去中化”令许多师长与父母忧心孩子对中文、文史与品德的学习皆破碎化。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区桂芝及多位文史学者发起成立的“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在台北捷运灯箱、双北(台北和新北)多条公交车刊登广告,呼吁废除“108课纲”。
国民党“立委”叶元之说,现在一些学生以为孙中山是台湾人,“把历史搞得这么破碎,造成很多误解,就是有问题”。台湾中时电子报称,有家长与就读明星高中的孩子聊到“大禹治水”,没想到孩子全然不知道大禹是谁,家长大感震惊,进一步问起中国朝代史,孩子也说不太清楚。此事在网上引起激辩,有人感叹教材“去中化”,“以后会不会连三国、曹操都不知道”,还有人说,“讲中文却不知道中国史也是蛮奇怪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兼任副教授仉桂美撰文称,爱国意识向来是发自内心潜移默化与历史印记的传承,但是台湾“108课纲”高一的历史课本,居然在教导孩子“日本是殖民母国”,还强调台湾与日本经济互补,实在令人有错乱之感。文章质问道,“一部破碎的断代史、断代文化,如何显现具备韧性的中华文化特质?”
10月在北京召开的“2024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上,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中华文化始终联系着两岸人民的感情和记忆。这种文化不仅是5000年悠久历史的传承,更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体现。无论分隔多长时间,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之间最根本的联结,不会随着时间而断绝。他说,在台湾,有人试图推动若干“去中国化”的做法,试图将台湾从中华文化的传承当中剥离出来,“如果自绝于中华文化,是自断文化根源的严重错误”。
《中国时报》刊登的一篇评论称,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台湾人就是中国人”本是毋庸置疑的常识。无奈时过境迁,“面对兵凶战危的台海情势,只有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做回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才是破解两岸困局的关键所在”。“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撰文称,只要听到“108课纲”,一般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去中”“台独”等关键词,事实也的确如此。历史科打着“同心圆”“略古详今”等口号,让300多年的台湾史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滚动式学习三次,5000年的中国史却匆匆带过,“这不叫去中,什么叫去中?”更离谱的是,滚动式学习三次的台湾史,没有“光复”二字;历史教科书不谈台湾“经济奇迹”的前瞻及艰难,却只夸大日本殖民时期的所谓“全方位进步”,“这种洗脑青少年的媚日史观,不该废除吗?”文章认为,台湾如果不主动检讨教育文化的“去中媚日”,就是一种“反中华反光复心态”,这种心态正在洗脑下一代视中华为“陌路”。
“中美论坛社”社长张文基在中时新闻网撰文称,在世界秩序进入重组的时刻,台湾当局刻意制造的“去中国化”政策必然给岛内带来灾难,形同“抛弃玉碗、四处乞讨”。文章说,文明承载着文化的内在结构和思想,所以台湾当局担心民众认同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唯一的、历经时间考验的、连续的世界古老文明。中华文明和价值观的复兴,“在台湾岂是少数忘祖的‘台独’分子能斩断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