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晓梅
家,不仅是我们居住的场所,还是与亲人团聚的地方。家,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有人说,家是每个人幸福的港湾。
那么,家应该是什么状态呢?丰子恺在《万般滋味,都是生活》中说起,他最难忘的就是一家人一起备饭、吃饭的场景。的确,有烟火气的家才叫家,烟火气是一个家的灵魂,决定着一个家的温度。
记得小的时候,生活比较贫困,吃饭更是我们的第一大事。每当放学回家走到村头,远远望去,村子的上空萦绕着袅袅的炊烟,此刻我的心里立刻兴奋起来,看见炊烟,便知母亲已将饭菜准备得差不多了,恨不得三步并作两步走,让饥饿的肚子尽快得以填饱。到了家里,看见厨房里飘出香喷喷的热气,掀开锅盖,被烀熟的红薯散发出香味。母亲知道我们肚子饿了,赶忙拿出一些晾在盘子里,我们哪管热不热,顺手拿起咬上一口,香香糯糯,甜中带面,胃里舒服得很。母亲又忙着做菜,农村的菜不过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南瓜、茄子、豆角之类。在母亲的手里,没有煎炒烹炸,不是烀就是炖的大锅菜。我们期待母亲把一盘盘“佳肴”端上桌,大家一起开吃。即便是粗茶淡饭,葱叶蘸酱,一家人也是吃得津津有味。餐桌上,父亲说着一天的所见所闻,说着南村北屯的趣事,而我们也在谈论班级里和同学们的一些单纯幼稚的举动,有时引来全家人的大笑。家里的厨房,看似简单,然而,那父母亲七手八脚的备菜声,那锅碗瓢盆的交响乐,那油盐酱醋的碰撞声,都藏着最深的爱,都升腾着家的暖意。
参加工作后,我住进了宿舍,一日三餐都去单位食堂吃,虽然享受饭来张口的优越条件,也不用自己在炉灶前烟熏火燎,但回到宿舍,总觉得屋里冷清清的,没有一点烟火味,其实和旅馆没有什么两样。那时,我就盼望节假日快快来到,好回到家里,吃着母亲亲手做的饭菜,享受童年家的味道。
安家后,我传承着父母亲勤劳持家的好习惯,在厨房里,认真地打理每一顿饭菜。开始时,也有菜里汤多了、味道咸了、饭煮硬了,但一回生两回熟,逐渐地掌握了做饭菜的技巧。尽管如此,爱人和孩子还是更喜欢在家吃饭,觉得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别有一番滋味。偶尔在外就餐,我们便会觉得不如家里的饭菜可口。
现在很多人习惯吃外卖,尤其是年轻人,我并不反对,但我身体力行,还是愿意坚守我的厨房,一日三餐,让家充盈着浓浓的烟火味。
喜欢就点个赞吧!
编 辑:吕学琦
美 编:林月
责 编:宋子光
出 品: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
偷得片刻之闲
与您悦读人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