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编者按:

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12月1日,烟台市开展“非遗里的新风尚”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暨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展演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围绕移风易俗主题进行创作,倡导文明新风。

于志娜制作的胶东花饽饽。(吕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志娜制作的胶东花饽饽。(吕奇 摄)

巧塑新风尚,妙手倡新风。对于胶东花饽饽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于志娜而言,花饽饽不仅饱含着儿时的回忆,也是她带领失业姐妹走上创业之路的技艺。如今,她又将花饽饽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

“小时候逢年过节,我总踮着脚尖、趴在炕沿上,看姥姥、奶奶和妈妈做花饽饽。”于志娜说,说起花饽饽的故事,很多记忆的片段就会扑面而来,长大后这些情景萦绕在心间,她的花饽饽情结愈发浓厚。

于志娜给新做好的金鱼花饽饽画眼睛。(吕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志娜给新做好的金鱼花饽饽画眼睛。(吕奇 摄)

在烟台,花饽饽作为很重要的喜庆元素,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生活里。“只要看见了花饽饽,就能联想到又是谁家有喜事了。”于志娜介绍说,从婴儿出生第3天开始的“出行”,孩子的爷爷要准备一对花饽饽,象征着人丁兴旺,长命百岁。孩子满月时,是男宝宝的要做一对老虎,寓意着孩子长大后能够虎头虎脑,威风凛凛;是女宝宝的要做一对燕子,寓意着未来可以身轻如燕,心灵手巧。孩子过百天和周岁生日时,则要准备99个小石榴、福手、葫芦等,寓意着福禄福寿陪伴一生。孩子长大后盖新房子,也要准备花饽饽,寓意着万事如意。结婚时,花饽饽又派上了用场,铜盆饽饽是胶东花饽饽习俗里的重头戏,一盆花饽饽、四个压箱饽饽,随新娘嫁入婆家,花饽饽越好看,证明新娘越手巧能干。年岁渐长后,过寿的寿桃也要备上了,寿桃上做上一圈福袋,寓意小辈们代代有福;一圈小桃子围着大桃子,寓意子孙满堂承欢膝下的家庭幸福生活。

胶东花饽饽习俗流传至今,也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为不同场合和用途制作花饽饽时,于志娜也会将苹果这一烟台特产融入其中,取“平安喜乐甜甜蜜蜜”之意。“现在年轻人婚礼上多穿婚纱、西装,我就量身定制,设计了白天鹅、松树、仙鹤、孔雀等造型,分别代表不同的寓意,还有玫瑰花、百合花、荷花等造型,深受年轻人喜欢。”于志娜说。

于志娜给花饽饽上颜色。(吕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志娜给花饽饽上颜色。(吕奇 摄)

在于志娜看来,花饽饽习俗里的美好寓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盼,这些藏在美食里的非遗,也蕴含着移风易俗的新风尚。“我们用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把移风易俗生动地呈现出来,既有表现力又有号召力。”于志娜说,好看又好吃的胶东花饽饽也是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家有喜事不一定非要大摆酒席,用非遗花饽饽习俗同样可以营造满满的仪式感,喜庆的日子里既有祝福,又能与家人分享胶东面食的魅力与美味,一举多得。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也会继续把胶东花饽饽习俗传承好,更好地弘扬文明新风,讲好移风易俗的新故事。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