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知道我们做得不对,可我是真的没办法了……”门外,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低垂着,声音颤抖。我站在门口,手指悬在门把手上,心里翻江倒海。

八年前,他拖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我家。

那时,他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考上了重点本科,满脸骄傲地告诉我:“阿姨,谢谢你们照顾我这一年,不过我以后会靠自己,不会再麻烦你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能想到,这句“不会再麻烦”,竟成了他与我们家断绝往来的开端?

而如今,他狼狈地站在我家门前,眼神里没有了当年的轻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窘迫。我深吸了一口气,费力地压下胸口那股复杂的情绪,冷冷地问:“你还记得这个门?”

他点点头,眼神闪烁,却不敢直视我。我心里突然涌起一阵讽刺,怎么会不记得呢?这扇门,八年前他走出去时,是多么的决绝啊。

当年,他是我们家寄予厚望的“希望之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父母是我丈夫的亲戚,家境贫寒,孩子却争气,一直是村子里的“学霸”。

高二那年,他的父亲出了车祸,家里失去了收入来源,他的母亲一边打零工,一边勉强维持他的学费。

可高三了,学校的补习费用加重了压力,听说孩子可能要辍学时,我和丈夫商量了一晚,决定将他接到我们家,让他在城里的重点学校完成高三

“咱们帮一把,等他考上大学出人头地了,也算咱家做了件好事。”丈夫的话我一直记得。于是,那年夏天,他拖着简陋的行李箱走进了我们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来的时候,他拘谨又懂事。

吃饭时,他总是抢着洗碗,学习到深夜也不忘小声关灯,生怕吵醒我们。

看着他这样,我心里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怜惜。

他很争气,月考成绩总是年级前十,每次拿着试卷回来,他都会腼腆地告诉我:“阿姨,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

那时,我们对他是真的掏心掏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他安心学习,我把家里的小书房腾出来,给他布置成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

怕他吃不好,我每天换着花样做饭,炖汤、煮饭、炒菜,甚至学会了他家乡的特色菜。

他爱吃辣,我特地去市场买了新鲜的辣椒回来。

丈夫每周晚饭后陪他散步,聊学习聊生活,甚至带着他去看学校的招生宣讲会。

可渐渐的,我发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开始变得挑剔。

饭菜稍微淡了一点,他就放下筷子,面露不悦地说:“阿姨,这个菜没味道。”

书房的空调坏了一天,他就抱怨:“怎么能让我在这么热的地方学习?”

甚至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忙忘了给他洗校服,他竟然冲我发火:“阿姨,你答应过让我专心学习的,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吗?”

那一刻,我心里有些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我告诉自己,他只是压力太大了,忍忍就过去了。可最让我寒心的是高考结束后,他的态度彻底变了。

他考上了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家时,我们比他还高兴,特地带他去吃了一顿大餐庆祝。可就在那顿饭桌上,他的言语让我第一次感到我们之间的距离。

他说:“终于不用再住别人家了,大学里,我只想靠自己。”

我愣了一下,笑着问他:“住我们家,有让你不自在吗?”

他低头玩着手机,随口说道:“也不是,就是觉得,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好受。”

那顿饭吃得索然无味。

开学那天,我们开车送他到学校。临走前,我递给他一个装了三千块钱的红包。

他接过后,没说谢谢,也没多看我们一眼,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阿姨,叔叔,谢谢你们这一年照顾,我以后不会再麻烦你们了。”

然后转身离开。

从那以后,他再没主动联系过我们。

每年春节,我都会习惯性地给他发条问候短信,他的回复永远只有四个字:“新年快乐。”听说他大学毕业后去了南方工作,后来家里谁提起他,我都只笑笑,不再多说。

直到今天,他突然出现在我家门口。

他低着头,声音低到几乎听不见:“阿姨,我老婆病了,手术费要十万块,可我们家实在拿不出钱了。我……”他抬起头,眼眶通红,“您能不能帮帮我?”

我盯着他,不说话。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竟也成了被生活压垮的一员。八年来,我对他的冷漠和疏远已经习惯了,可这一刻,听到他老婆生病的消息,我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阵刺痛。

“你知道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我终于开口,声音冷得连我自己都陌生,“八年前你走的时候,说过不会再麻烦我们。今天你站在这里,这算不算‘麻烦’?”

他愣住了,脸涨得通红,嘴唇微微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儿子。

我的儿子和他同岁,八年前,他放弃了周末的补习时间,陪这个孩子一起复习;他推迟了自己买吉他的计划,把存下的零花钱交给了我,说:“妈,给他买点参考书吧。”可就是这个孩子,离开我们家后,连我儿子发去的微信都拒绝回复。

想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酸楚,却也清醒了许多。

“你回去吧。”我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我们家帮不了你了。”

他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和不甘:“阿姨,我是真的没办法了!我老婆病得很重,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我也不会来找您啊!”

“当初你走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我直视着他,语气平静,“你选择了和我们断绝联系,现在让我怎么告诉自己,要帮一个早已不属于我们家庭的人?”

他哑口无言,脸上的表情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到底还是没说出口,低着头灰溜溜地走了。

关上门,我靠着墙,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那一刻,我心里却不是痛快,而是说不出的复杂。是啊,他做得很绝,可我呢?我真的这么无私吗?这些年,我对他的冷漠里,是不是也藏着一份自私的计较?

帮与不帮,我都做出了选择。但这场人情的债,我却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善意,都能换来感恩。而不是所有的冷漠,都能让人释怀。

或许,有些关系,注定只能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