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幅员辽阔且资源极为丰富,是全球资源种类最为完备且储量丰厚的国家之一,在煤、石油以及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方面,其储量均处于世界前列位置。
俄罗斯已勘明的煤炭储量达1500 亿吨,位列世界第二;石油储量约 150 亿吨,位居世界第六;天然气储量更是独占鳌头,约有 37.4 万亿立方米,占据全球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像西西伯利亚的乌连戈伊气田便属于世界最大气田范畴。
俄罗斯人口仅1.44 亿,加之经济发展乏力,自身对能源的需求较少,故而能源主要依靠出口来获取外汇收入。其能源出口在 GDP 中所占比重接近 30%,堪称经济的核心支柱,主要出口对象为西欧各国与中国。
然而近年来因与西欧关系恶化,致使其失去了西欧这一重要市场,欧洲整体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比例已从45% 锐减至 15%。
与之相反,俄罗斯对华能源出口数量显著攀升,在今年前9 个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向中国输出的天然气总量达 237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40%。俄罗斯 85% 的出口石油也流向了中国等国家。
中国拥有超14 亿人口,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等领域,对能源的需求都极为庞大,且俄罗斯与中国地缘相近,自然成为中国能源进口的优先选项。
俄罗斯国内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于西伯利亚地区,除海上运输途径外,中国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借助陆地管道输送方式。
例如已建成的“西伯利亚力量一号”,它是中俄间的首条天然气管道。该管道起始于俄罗斯科维克金气田,向东连接恰扬金气田,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最终抵达上海,全长约 8000 公里,其中中国境内长度超 5000 公里。
“西伯利亚力量一号” 于 2014 年动工建设,2019 年起正式向中国输气,其设计输气能力为 380 亿立方米 / 年,近期才实现全线贯通。此外,中俄之间还建有西线和东线两条原油输送管道,西线从新疆进入中国,东线则从东北入境,且这两条线路均未途经蒙古国。
实际上,俄罗斯与蒙古都期望中俄能源管道能过境蒙古国。对于俄罗斯而言,如此一来可向中国与蒙古两国售卖天然气,获取更多收益,并且能借蒙古国掌控该管道;对蒙古国来说,这有助于优化其国内能源结构,改善因单纯依赖燃煤导致首都乌兰巴托空气重度污染的现状,同时还能借助该工程解决部分人口的就业难题。
对中国来讲,若中俄能源管道过境蒙古国,相较于从中俄东北或西北边境入境,在距离上可大幅缩短,若以北京为目的地,至少能节约1000 公里的管道铺设成本。
既然俄蒙均有此意愿,为何中国却不太愿意让管道过境蒙古呢?即便在成本上看似划算。首先,中俄边境线长达4000 多公里,双方完全能够直接对接,并非必须绕道蒙古国。
而且天然气管道线路规划需兼顾地方利益,如“西伯利亚力量一号” 从东北及西北入境,可有效解决东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能源需求,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这一点中国早已有所考量。
其次,若各方共同建设,尽管中俄能源管道过境蒙古国在距离上可缩短不少,但以蒙古国当前的经济与工业实力,恐难以承担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任务,届时大概率需由俄罗斯与中国承担主要建设费用。
若由俄罗斯负责管道铺设还好,若让中国再投入巨额资金承建,恐怕会得不偿失,再加上管道过境费用,总成本相较绕道东北并不会低太多。
最为关键的是,中俄能源管道若途经第三国,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必然大打折扣,欧洲的“兄弟号天然气管道” 便是前车之鉴。
该管道曾是前苏联向西欧供气的关键通道,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后,其安全性便无法保障,于是俄罗斯不得不新建“北溪一号”,从波罗的海直达德国。
况且蒙古国自身并不安分,倾向于亲近西方,极有可能从中干扰,而能源管道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不容有失,绝不能被其他国家把控。
据了解,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西伯利亚二号” 或许会过境蒙古国,但中国仍不应轻易妥协,毕竟除俄罗斯外,中国还可从中亚进口天然气,若必须经过第三国领土,选择哈萨克斯坦从新疆入境更为适宜,中哈两国在能源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如中哈原油管道便途经此地,且基础管道设施相对完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