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川区南平镇石庆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昔日的“巴掌田”“鸡窝地”被清理平整,呈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雏形。
在年初的南川区人代会上,当地票决产生了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内的15件年度区级民生实事。实施中,该项目进展一度滞后。为确保如期建成投用,南川区人大进现场访群众,及时收集堵点难点,按月跟进督办,项目将于年底全面竣工。
自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工作以来,南川区人大从区、乡镇、街道层面制定出台实施办法,探索实行票决季、实施季、验收季、测评季“民生四季”闭环监督,对问题困难较多、进度滞后的民生实事项目“专班攻坚”,让民生实事办理更接地气、更合民意。
适时监督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抢抓工期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得如何?”“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整治1000亩。”近日,南川区人大专项监督小组再次来到三泉镇窑湾村,对正在进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现场监督。
今年7月,南川区人大在监督中发现:年度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滞后。经深入调研判后发现,因汛期提前及降雨天气增多等原因,导致项目建设未按时序推进。为此,该区人大及时启动了“专班攻坚”——
7月18日,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开展现场督导,与部门探讨推动落实方案;25日,召开常委会会议听取推进情况报告,对项目建设提出建议;8月12日,组织乡镇人大开展监督,收集群众建议形成工作措施6条,推动项目成果更加符合民需……
得益于该项目的有序推进,南川区将新增耕地1.61万亩,改良提升1.15万亩。三泉镇窑湾村近年来主导发展“窑湾米”优质稻产业,但受制于土地,规模仅有500余亩。“目前有几家业主在和我们联系,要求承包整治后的土地,明年预计全村优质稻种植规模将达到1500亩,村里增收有望了。”窑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永强说。
精准问需
票选群众最期盼最急需的项目
办好民生事,重在听民意、应关切。近年来,南川区人大将民生实事票决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把群众意愿体现到票决制各阶段各环节,让群众可感可知。
“小区停车位少,能不能多扩充点停车空间?”“能否在农村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在每年第一季度的“票决季”中,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广泛倾听民意心声,汇集群众智慧力量。
为实现精准问需南川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去年底,当地动员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利用代表家站点收集建议,并督促区政府通过网站、媒体平台等发布征集公告,广泛收集群众建议126条,于今年初梳理形成民生实事项目建议40个。
经区委常委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分别作出审议和审定,汇总形成18个区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最终,在今年初的区人代会上票决出了15个年度区级民生实事项目。此外,在区人大指导下,南川全区乡镇、街道通过人大代表(议事代表)票决(票选)产生民生实事项目212个,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健康、惠民便民等。
目前,南川区年度区级民生实事项目总体进度完成92%,渝好空间、婴幼儿照护服务、疾控中心新建项目、危房改造等18个子项提前完成。“有了充分的民意基础,项目推进也更加顺畅。”南川区人大代表朱永琴说。
闭环监督
让实事办理更具实效
民生实事办理,离不开实时跟进监督。为此,南川区人大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监督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将人大“事后监督”变为“全程参与”。
在第二季度的“实施季”中,该区政府于今年3月,即在区人代会闭幕后一个月内,就编制出实施方案,确定由区发展改革委作为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等15个单位为承办单位,确保每个项目分工明确、资金到位、安排合理。
南川区人大还印发区级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方案,明确由区人大各专(工)委分别牵头组织代表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全程对项目开展闭环监督。
农村水质提升项目事关群众福祉。今年以来,南川区人大深入18个乡镇、街道实地检查了集镇水厂、村级水厂,形成专题调研报告,监督助推水质提升:实施7个“一改三提”水质提升工程,建设各类管道124.8公里,开展44个乡镇水源地、48个水厂出厂水水质检测……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工,3.4万村民饮水条件有效改善。
南川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第三季度的“验收季”中,区人大对项目建设初步验收,听取区政府推进情况报告。在第四季度的“测评季”中,将对年度完成情况报告进行初审,并将于次年召开的区人代会上,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
该区将探索建立区、乡镇、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线索联动筛选转化机制,持续深入强化过程监督,着力提升票决(票选)制整体实效。(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王亚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