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
为充分展示
园区开发建设30年来的丰硕成果
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
联合苏州日报社
共同推出
“我和园区的故事——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
主题征文活动
跟布宝一起来看
从水乡到都市
(作者 肖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葑门外还是一片田野。
一条窄窄的土路直通金鸡湖边。离湖数百米处,有一座搭建在水面的竹棚,竹棚四周养着珍珠蚌。在竹棚的犄角旮旯处,到处是特大号的蚊子,城里人没见过的那种。通常,岸边有一条帆船和一条机动船将外国游客送到竹棚,观赏采蚌、开蚌的全过程。粒大滚圆的串成项链,歪瓜裂枣的磨成粉,制成化妆品。这是当年我们刚开发不久的旅游新项目,一个离市区很近又有水乡风情的活动。从竹棚可以望见湖面上笔直的李公堤和李公堤上的养鸡房。于是,除了讲园林,我们也开始讲水八仙,讲李公堤、李超琼。苏州的旅游内容好像一下子丰富了许多,从单一的园林走向水乡。在这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经常乘坐着木头的大帆船,撑起篷,乘风破浪,观赏田园湖泊的野景,回味着“扳梢”“顺风篷”等苏州方言里船上劳作的情景,惊喜于苏州话的形象与丰富。
后来没隔多久,就听说了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网师园和苏州市政府谈判的消息,听说了因火车晚点苏州市市长和李光耀总理在车站贵宾室交谈甚欢,老天赐给苏州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机会的好消息,最后是令人兴奋的苏州要建中新国际合作示范园区的官方消息。
园区的发展速度远远地超出了想象。自行车刚出葑门,一大片黄墙红瓦的小区就出现在眼前。这是园区最早的居民住宅小区新城花园。小区房屋设计理念还挺先进的,楼下有架空层,顶层是复式房,小区旁边就是邻里中心。我的同事们惊讶于我的大胆决定:“你怎么在这种野田坂里买房子?”但是,他们哪里知道我每天下班后骑着车一出葑门就能远远望见田野中一片新房的欣喜。
1998年,我们夫妇俩到美国住了一个多月。儿子的老板邀请我们到他的海边别墅住了一晚。闲聊中,我们打开地图,给他详细地介绍了苏州,尤其是园区。我的儿子1991年到美国读书后,7年没有回来了,他也十分惊讶苏州的变化。也许是情绪的感染,也许是扩张的需要,当年的下半年,一家生产扫码仪的美国公司便在新城邻里中心旁落成。我清楚地记得,那家美国公司的总裁说:“公司要留足充分的停车空间给员工,不出5年,我的员工人人都会有一辆汽车。”70多岁的老人说这样的话,我不认为是吹牛,尽管当时的我非常惊讶,但我宁愿相信这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果不其然,不到5年,公司的白领们人人都有了自己的汽车,又过了几年,汽车就成了普通苏州人的代步工具。
汽车在园区的普及改变了城市的节奏。时间开始用汽车的速度来比照。比方,在苏州古城区内,到某个地方办事,脑海里浮现的是窄窄的街道,步行大约一刻钟、20来分钟的距离。在园区,思维方式就不一样了,是用汽车所需时间来计算的。我曾经和一个到苏州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交流,让她把苏州和她就读的城市扬州作个对比。这个农村长大的女孩脱口而出的是:“城市节奏完全不一样。”扬州是个慢节奏的古城,而苏州园区的节奏太快了。她的回答也是让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园区,一个全新的生产和生活区域,给人的感受居然不是现代化的工厂,不是玻璃幕墙的高楼,不是规划有序的马路交通,也不是便捷的邻里中心、高档的购物大楼,园区展现给外来者的居然首先是它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快节奏的城市结构!这应该就是园区的魅力,是它吸引无数投资者、外来务工者的地方。
自打园区的工厂建成后,我儿子便逐渐在苏州安顿下来。他的工作经历几乎和园区同步成长,从中层到高层,后来到了北京的一家欧洲企业的研究院。苏州园区的宽松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家乡的情结促使他多年前又在苏州牵头设立了研究院分院,当然,虽说也在园区,已经是在湖东很远的地方了。现在的湖西,已经是浓浓的苏州味、满满的烟火气,湖东,一切都在更高档次的进行时。
从园区的窗口“圆融”到俗称“秋裤”的苏州中心,从苏州电视台的“靴子楼”到国际金融大厦,人们心目中园区的地标不断地更新着,但是在我的记忆中,涌现出的场景还常常是那一望无际的金鸡湖,那绿色田野围绕的金鸡湖以及湖中通往水乡的孤独的李公堤。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画面的切换快得让人眼花缭乱。问问过来人,谁说不是呢。
来源:苏州日报
拟稿:朱冬婷
审核:王子元
审签:单小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