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9月,我接过民盟成都市委会上一轮驻村工作人员的接力棒,来到简阳市江源镇双井村,开启了为期两年的驻村生涯。

初到双井村时,我还带着些许城市的浮躁,面对缺乏娱乐、社交范围缩短、生活条件朴素的乡村生活,表现得有些“水土不服”。但生活一段时间后,宁静的乡村环境反倒是渐渐抚平了我浮躁的内心,让我静下心来去思考驻村的初心和意义,并逐渐把驻村生活视作一次修心之旅,把自己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上。

  “自找苦吃”方能磨练意志

我所驻的村距离简阳市区30余公里,离最近的江源镇有8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偏远村。吃饭、办事都相对不便,生活条件也较为艰苦,停水断电更是家常便饭。环境苦是苦了点,但和许多奔赴甘孜、阿坝等艰苦地区驻村的同志相比,我这里的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交通不方便,我就学会骑摩托车,开小汽车,狭窄的乡间小道已经使我的车技练得十分娴熟;住宿远,吃饭不方便,我就和村民同吃同住,与村民朝夕相处;经常停水停电,我就养成蓄水习惯,多买些蜡烛以备不时之需。

环境上的“苦”容易克服,工作中的“苦”才是更大的考验。走访时,每次看到困难户令人辛酸的家庭情况,我不禁陷入沉思与不安,“我作为一个普通干部,该怎样才能帮助村民们乡村振兴呢?”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面对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帮扶资金的短缺,找不到发展的突破口时,也会感到很无助。面对频繁的督促检查工作,资料归档的重担时刻挑在身上。没能帮助村民解决困难诉求时,也会陷入深深自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经历了跳蚤、饮食、劳动、思想“四关”,我的这些苦又算得上什么呢?组织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保障,我时刻提醒自己,驻村工作,绝不是春日赏花冬赏雪的度假旅游,而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把各种“苦”都转化成带领村民致富增收的动力,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上。

  勤奋好学方能练就本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杂且紧急,作为“穿针引线人”,如果本领不够硬,就会让人“手忙脚乱”。从驻村第一天开始,我就保持勤奋好学的心态,为此,我时常拜三类人为师,学习过硬本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拜村委干部为师。到村上的第一项工作是核算村民的家庭收入,刚开始走访农户时还有些害羞,说话很生硬,就像念课本,可是村干部却能和村民一问一答、有来有回。

我问村干部们,为什么和村民能聊得这么投缘,村民有什么都不瞒着时,大家都笑着说,“这也没什么诀窍,就是了解他们,我说的话都能说到他们心坎上。心顺了,任何事都好办了。村民都非常淳朴,你对他们好,他们知道,村民对你也会好。”

我接着问村干部们如何才能像他们这么从容时,大家一致的回答是:多入户。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村干部们无论刮风下雨,定期上门走访,村民家里几口人,养了几只鸡,种了几亩地……都是在田间地头、村民家里、门前屋后唠出来的,甚至是一起劳动、坐在一条板凳上、吃在一张桌上、睡在一个地铺上聊出来的。驻村干部到了基层,就要放下身段虚心村委干部们学习请教,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从市级部门来的,就懂得比他们多,能力比他们强,论群众基础和群众工作经验,他们都要比我们丰富得多。

二是拜驻村队友为师。驻村干部们资源多、人脉广、考虑问题也更加周全。我作为年轻驻村干部,处理事情经验不足,显得有些“愣头青”,所以更应该向驻村干部学习,学习他们工作中的“巧劲”和“韧劲”,才能在驻村路上少走弯路。遇到问题时,我们驻村书记就经常应用“巧劲”,利用小切口解决若干个大问题,这让我工作思路有了很大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双井村至永宁乡的碎石路段是村民赶集的必经之路,由于资金问题,路面硬化一直拖延,横在永宁桥上的两条凸起水泥台阶像是大号“减速带”,村民骑车路过时经常摔倒,汽车也容易剐蹭底盘。“要想富先修路,作为驻村干部,这路修成这个样子,真是有愧于老百姓!”我当即向简阳市交通局领导书面反映问题,希望局上推动道路硬化项目尽快落地,并借机提出了增设指路牌、加装安全护栏、拓宽道路、销售助农等需求。领导来村调研时,我们“有意”带着调研队伍走一遍那段崎岖路,让大家也亲身体会一下这份“惭愧”。通过道路硬化这个切口,我们把村民的好几个诉求都解决了。

三是拜村民群众为师。我刚来村里时,对农事活动一窍不通,也不知怎么和村民打交道。后来,我每天骑着电瓶车到各个村社走走看看,遇到村民就打招呼介绍自己。一开始,村民脸上还表现得有些谨慎,怀疑我不是好人,生怕我对他们的鸡鸭“作案”。但见面次数多了,村民逐渐信任我,开始告诉我他们都种了多少地,不同季节应该种什么菜,菜要卖到哪里去,价格怎样,收成如何,哪些人有技术,小到家务事,大到各种“八卦”,都乐意和我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村民的朝夕相处中,我学到了许多农事经验,比如羊肚菌种一年要“歇”一次土,桑树可以压条繁殖,柑橘树如何修枝,甚至学会了如何养桑蚕。拜村民为师,就是要把身上的“书生气”褪成“泥土气”,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为友,和他们拉家常,感受当地风俗习惯,观察他们劳作的过程,才能为后续的帮扶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实干笃行方能行稳致远

鞋子合不合脚,要自己穿了才知道,为老百姓办的事,要老百姓满意才是好。要想办好事,就要多走“泥巴路”,深入农家,多坐“小板凳”,多与村民零距离“唠嗑”。脚上的“泥土”多了,帮扶的路子就“宽”起来了,民心也就“顺”起来了。

实干笃行,要见微知著。“快来人啊,救命啊!” 由于连日下雨,地面湿滑,村里一女子驾车失控冲入堰塘,拼命呼救。还好附近村民方克兵发现及时,飞身入水将女子救起,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次日,我们到见义勇为方大哥家送上表彰和慰问。邻居李婆婆说:“小伙子上有老下有小,冒着生命危险救人,这种精神要好好表扬呀,我们这边很多公路都在池塘坎上,开车危险得很,书记你要帮我们想想办法哦!”李婆婆“话里有话”,我们也意识到,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类似的险情还会发生。

为提升村民出行的安全感,我们立即对全村公路两侧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结合村民的反馈,最终查出临水临崖危险路段6处。我们把情况上报给简阳市交通局后,很快,临水临崖路段都加装上了安全护栏。

这次险情让我意识到,开展驻村帮扶要勤于研究分析,以小见大,透过问题看本质,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达到标本兼治、事半功倍的效果,坚决防止“旧病复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实干笃行,要讲求诚信。了解村民的诉求,上门走访是第一步,但走访重在收集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一味在村民门前“晃悠”反而容易引起反感。我们每天会见到许多村民,但村民可能一年见不到村干部几次,我们的一句话,村民可能会记上个一年半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防返贫走访时,一位婆婆找到我们说她家屋顶漏雨,他儿子不在家,希望我们帮她补瓦,我们当时忙着录数据,就随口答应一句“有空了就来帮您”。

一段时间后,婆婆来村委会问我们有没有空,邀请我们去她家品尝柑橘,我们才意识到,表面是请吃柑橘,实际上婆婆还记着我们的承诺。我们赶紧去帮婆婆把屋顶补了,但这事也着实让我们感到惭愧。

入户时,办不了的事不要轻易承诺,承诺了,就务必要解决,要讲诚信。伤一次村民的心,可能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挽回。对于驻村工作而言,走访调研固然重要,但不能只揭开村民的“伤疤”,却没有后续的“治疗”,最终落得个烂尾收场。

实干笃行,要勤于跑腿。驻村干部要多向下跑腿,驻村不是成天“驻扎村委会”沉浸于资料归档,只有踏入田间地头,才能分得出“杂草、水稻”,问路指路才能分清“东南西北”,才能对村上的产业“如数家珍”,入户走访才能不吃“闭门羹”。

同时,驻村干部要多向上跑腿,有时候,村干部可能因为事务太繁忙或政策理解不够透彻,面对村民的诉求有心无力。当村民回头找到我们时,千万不能一句“办不了”就打发村民,寒了村民的心。

村民农忙看病难,我们就向上寻求民盟成都市委会的支持,邀请川大华西医院等医疗专家把健康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为村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村民宅基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我们就陪同村民一起到镇上找有关部门“讨说法”。

收割机闲置在操场租不出去,我们联系找郫都区帮扶单位帮忙把机器租出去,为村集体增收13.8万元。驻村干部要避免主观地认为村委都解决不了,自己就不需要管了。在村委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多向上级部门跑腿,跑流程多争取,耐心找出阻碍问题解决的症结,有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只需多跑一步,就有了答案。退一万步讲,哪怕最后没有办成,也能给村民一个交代,做到问心无愧。

扎根只为叶茂,行稳方能致远。驻村一年来,感觉自己身上的“傲气”“书生气”,已逐渐变成了“底气”“灵气”和“泥土气”。年轻人要想快速成长,就要去扎根基层,趁年轻、牵挂少,可以更大胆尝试,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作为民盟成都市委会派出的驻村干部,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在田野里深耕,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行稳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作者王磊系民盟成都市委会宣传处干部、简阳市江源镇双井村驻村工作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