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是号手,还是践行者。

他既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者,又是自下而上的人民代表。

他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吕世明。

作为无障碍倡导者和推动者的36年,吕世明走遍了中国南北,深入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意见;他以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理性的方法推动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全程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制定工作——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进入法治化轨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他提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普及度和普惠性,为残疾人和其他需求群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在紧密的走访行程中,他见缝插针来到广州参加广州日报新花城民生频道“民生深一度”沙龙,在“民生深一度·访谈”中谈及他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让每个人都成为无障碍环境的受益者。

大湾区无障碍事业迎来一个机遇期

民生频道:大湾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有丰富的层次性,如何才能让这种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转化为推动大湾区无障碍建设整体发展的动力?

吕世明:粤港澳大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有基础的,当下更是迎来更好的契机,相信未来在湾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大湾区无障碍前景越来越广阔。粤港澳大湾区是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深圳等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上很早就有探索,早在1992年在广州市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残运会,就已经有无障碍出行。21世纪初,在中国残联联合香港慈善机构举办的无障碍推进会,也是在广深两地举行。

2010年广州举办亚残运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我们对无障碍环境理念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无障碍的文化意识也更为丰厚。我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无障碍都是我们大家所需的。当时从广州到深圳乃至广东其他城市,在高铁站、机场码头、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服务场所,都在铺天盖地地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广州、深圳等地的多个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也纳入了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世明在民生深一度沙龙开幕式上致开幕辞。

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接下来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于去年颁布实施,明年十五运会,残特运会将在大湾区举办,这对于大湾区无障碍事业来说更是一个机遇期、一个窗口期。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首次提出“无障碍需求群体”概念,总则第一条就提到目标群体是残疾人、老年人,以及社会全体人员,也就是说“保障特殊、惠及普遍”。

因此,不仅仅是有障人士、老年人,全社会每个人都可成为无障碍环境受益者。大湾区应该抓住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实施、残特运会这个机遇,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民生频道:在实际工作中,无障碍环境该怎么建设?

吕世明:我把它总结为:倾听用户、针对研发、需求体验、应用检验、复制转化、成果成功。要倾听我们的用户,研发我们需要的产品。要有应用的检验,比如我把自己当成盲人,感同身受地体验盲人设施。最后是复制转化,比如总结广州和深圳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时代,无障碍环境建设应有更高要求。比如在老旧楼房改造当中,一定要把无障碍适老化改造纳入,不该则以,要改就要改到位,改得好。

另外,我们要用法的力量,用媒体的监督,摒弃不达标、不好用的、不规范的无障碍设施。如今,国家已明确依法依规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无障碍建设做得好的机构单位应当大力宣扬,做得差的机构单位则要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差评”,这样才能把无障碍基因植入社会,融入社会价值之中。从社会价值的源头解决,这可能比重罚更有意义。

让无障碍成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标配”

民生频道:您一直强调,改造要“量力而行”。

吕世明:是的。在无障碍的改造中,“量力而行”“量力而为”是非常务实、有效、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因为无障碍建设始终是融入大局、纳入主流的,不可能冒进。

有人可能有疑问,我们不希望超前吗?在科技创新上,当然需要超前,思想也可以超前,但是我始终认为无障碍不能太“炫”,它不是一件高不可攀、高大上的事情,它要回归社会,回归本源,回到老百姓的日常所需所愿中,满足普通人的需求,让无障碍成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标配”,这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我们不希望“斥巨资”来做无障碍,希望建设者在规划阶段就带着无障碍意识,让无障碍融入到一般的建设中,不要增加太多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世明走访广州图书馆无障碍建设情况。

这种无障碍观念先行的建设,不但创造了社会价值,而且节省了社会资源。如果一开始不考虑稳妥,后面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来改造,劳民伤财,还要被老百姓指责。

民生频道:您提出无障碍其实是满足、完善老百姓的日常所需,但是我们发现,有很多人会认为“无障碍与我无关”,甚至不了解“无障碍”到底是什么。

吕世明:我一直强调,人们的无障碍意识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做的普及教育工作,就是让老百姓,不管是不是有障人士,或者遇到过不方便情况的群众,凡事都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我经常说“先扫自家门前雪,再管他人瓦上霜”,我的意思是,先把自己安排好,再去照顾、帮助其他人。但如果只管自己,其他人其他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反正我还没老,还用不上无障碍,等老了再说”,这种想法就是不对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条件、社会空气、社会环境,与我们都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如何解决无障碍问题?先要从意识上培育、引导,潜移默化地去植入无障碍理念,“从娃娃抓起”。这种“超前植入”,不需要说教、讲大道理,就实实在在地将心比心,讲好无障碍的故事,引起共鸣。

我还是相信,许多人没有无障碍意识,“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了解、知道。

重点是心里有没有装着“人”

民生频道:了解是前提,改变是结果。但是无障碍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不知道从何入手才能更有效。

吕世明:我经常说“小切口大价值”。举个例子,小儿科的医生给半岁一岁的婴幼儿看病,没法问询孩子的感受,孩子不管哪不舒服,就只能哭,但是医生凭经验、感知,就能诊断清楚,开出的药方也绝对好使。我们现在解决无障碍,就是要用小切口,用类似小儿科的治疗办法解决大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强化意识之后,就要规划先行,在规划当中一定要无障碍市场化,才能更好地进行统筹。第二步,对物理设施来说,一定要设计先行,把几大系统融入进去,按规范、按标准前置。

对于城市更新来说,其实也同样要本着这个原则,在改造过程中把无障碍、适老化纳入主流,在资金投入不可改变的形势下,我们能创造条件进行改造更好,实在不行,我们就要量力而行,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无障碍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中,“通行、通达、通畅”是最基本的条件,比如门的宽度、坡道的坡度。其次是卫生间,为尿不湿的携带者创造入厕安全、便利的条件。另外有了设施,无障碍标识也很重要。比如说“逢低必高”,要是把标识脚跟高、膝盖高的地方,一米之内都看不清,所以该高的就要高,该远的必须远,并且要用明显的对比色来呈现。这样有需要的朋友用起来,肯定开心,而且建筑的美感也出来了,多好。

要达到这样实用又美观的要求,就要置入一个强制性的项目管理制度,通过专业的辅导、技术咨询,把关监督,解决改造过程的难点。

只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就会精彩纷呈。用包容的心态、负责任的态度、工匠的功夫,无障碍的问题就不是问题。重点就是心里有没有装着“人”。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编辑:冯磊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