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裴凌曼 陈少帅)泗洪是江苏主要产粮大县之一,是江苏北部优质稻米主产区,今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4.48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98.4万亩,平均亩产达633公斤。

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从田间如何连通车间?记者首先来到泗洪县界集镇寻找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界集镇瓦庙村种植户解德宏今年63岁,他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已经有13年了。“以前风里来雨里去,收获的时候怕下雨,忙的时候怕人手不够。现在好了,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解德宏说。

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界集生产区,稻谷堆积如山,几台稻谷烘干机正满负荷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烘干机能够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稻谷在烘干过程中不受损失,有效保障粮食安全。”该生产区主任陈玉虎说。

“结合镇域农业产业结构特色,不断优化稻米品种布局,目前全镇拥有合作社130余家、家庭农场200余家。”泗洪县界集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浩德告诉记者,界集镇早已实现了水稻从种植、生产、收购到加工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致富。

江苏苏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北粮油”)是界集镇当地一家集水稻良种繁育、粮食贸易储备、稻米精深加工、电子商务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粮油企业,现代化生产线一应俱全。

金黄的稻谷经过脱壳、筛选等环节,变成了白色的精米,再经过灌装、封袋、分装、发货,一袋袋优质大米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端上百姓餐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把生产车间建在了田间地头,源头品质有保障,老百姓吃着也放心。”苏北粮油副总经理翁德告诉记者,由苏北粮油生产加工的“蟹园”大米,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认可。

据了解,近年来,界集镇紧紧围绕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开发,聚焦品种培优、品牌培育和产业发展三个环节,积极打造“优质、绿色、食味”稻米小镇,带动全县优质稻米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界集镇入围江苏省“味稻小镇”推介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在被誉为“大湖粮仓”的石集乡,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种植,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凭借“稻甲天下”的底蕴、“一河碧水”的优势,石集乡倾力打造苏北特色的“味稻小镇”,建成了6.6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可以培育亩产650公斤优质稻种的张洪程院士稻米种植基地,年产稻种2.5万吨的大华亿斤种粮一体化基地,有效促进了全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这背后又有哪些力量在保驾护航?

在泗洪县石集乡的慧心雨桐家庭农场院内,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完成水稻收割之后的每一个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家庭农场负责人许芳是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2010年,许芳回到家乡流转了3000余亩土地,主要种植泗稻301等水稻品种。从2019年起,许芳拿出300多亩地探索“一绿肥一水稻”新型种植模式,并打造了“古汴河”高端稻米品牌,每到收获时节,稻米就早早地被预订一空。

“很早就与大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订单式农业‘一站式’解决了从种植到售卖的问题,也让种植优质水稻有了底气。”许芳说,这背后离不开稻米全产业联合党委的助力和支持。

石集乡稻米年产量可达3.5万吨。石集乡党委联合泗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统筹国企、民企、村企、大户、农户、高校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群体资源,成立稻米全产业联合党委,推动稻米产业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稻是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产业。”石集乡党委书记史明利说,成立稻米全产业联合党委是进一步推动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互融共进、同向发展,将“组织链”嵌入“产业链”,有效统筹稻米产业上下游企业、各村(社区)等优质资源,助推石集稻米精深加工园区发展。

此外,泗洪县政府与扬州大学合作共建了张洪程院士创新试验基地。基地与泗洪县两山生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洪扬5号稻种,由宿迁市大华种业有限公司提供育种供种保障。汴水社区家庭农场服务中心、石集社区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村集体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此外,按照“种苗车间、原料车间、仓储车间、加工车间、展销车间”的大工厂理念,规划建设稻米产业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泗洪县高度重视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积极在做大做强“泗洪大米”品牌上做文章,以“泗洪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为抓手,从品种选择、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品牌提升、市场拓展、稻作文化挖掘等多头出发、全产业链推进,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牵企业、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全县拥有大小各类稻米加工企业50余家,优质稻米从种植、收购到深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规模效益日益显现,优质稻米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主力产业,实现了“一束稻谷”向“一粒米饭”的双向奔“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