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效能,各地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为抓手,坚持实战为要,聚焦精兵历练,持续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不断促进科学、精准、规范执法。为此,生态环境部推出“铁军风采”队伍建设主题宣传,从人员专业化、执法信息化、练兵实战化、机构规范化等角度,介绍地方积极创新、真抓实干推进执法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积极成效,供各地学习借鉴。今天,推出《帮扶结对促进能力提升 西藏联合监管形成执法合力》~

为提升生态环境系统执法人员整体能力水平,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过结对帮扶、联动执法、网格执法等方式,探索优化执法路径,补齐基层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办案水平不高的短板。

结对帮扶促提升

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区域间执法协作、促进均衡发展的号召,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过生态环境部执法局搭建的“结对子”帮扶平台,2024年8月,前往云南省玉溪市参加东西部省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结对子”帮扶签约活动,并积极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沟通协调,就安徽省协助自治区开展执法帮扶事宜达成一致。

2024年9月,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执法机构签订了“结对子”协议书,共同制定了《关于开展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结对子”帮扶活动工作方案》,组织自治区8名基层执法人员,前往安徽省参与相关培训。

通过14天的学习培训,自治区基层执法人员受益匪浅。既在日常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管执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也补齐了基层执法人员在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管执法等领域不会执法、不敢执法的短板。

协同联动聚合力

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需要推进部门间联合监管,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2024年年初,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自然资源厅等8部门制定印发《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联动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联络员、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移交协查、信息共享、挂牌督办等各项制度,推进协同监管。

根据《办法》要求,今年8月,区生态环境厅联合区交通运输厅对林芝市、山南市在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开展了“全覆盖”“拉网式”联合检查。9月,西藏自治区与四川、云南携手,印发《2024年藏川滇三省区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执法机构负责人任组长,抽取三省(自治区)基层执法人员组成三个联合检查组,对CZ铁路西藏段沿线火车站、隧道口、弃渣场、污水处理站;澜沧江流域在建水电项目、沿江公路、污水处理厂和相关排污单位等重点区域和点位进行了联合检查。

通过跨行业、跨区域联合检查,为基层执法人员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切实提升了基层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检查发现问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格覆盖提效率

为提升基层执法人员办案能力,提高案卷质量,提高执法效能,实现全域无死角监管,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积极探索网格化执法,日喀则先试先行,不断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服务网络,盘活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资源,取得积极成效。

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印发《日喀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整合管理资源、提升执法效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划定2个市级网格化片区和4个县级网格化片区,设置1名总网格长、2名市级网格长、4名县级网格长,在全市18个县(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行政执法网格化”体系。

由此推动全市环境执法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实现对各自环境执法领域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做到环境执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

截至目前,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已启动两批次网格化监管工作,8名县级网格员分批次到市生态环境局执法队集中办公,通过全程参与现场执法检查、交叉发现问题、收集固定证据、立案调查处理、案件审查审核、案卷整理归档,进一步加深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执法人员个人业务素养的同时,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案件办理能力,在规范证据收集、办案程序、提高案卷质量方面取得了实效。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

编辑 | 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