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169号的地块上,有一座造型设计独特并借鉴了中国古象形文字和古建筑“飞檐翘角”元素的博物馆,它的整体造型似一艘即将远航的巨轮。该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为“方舟”形状,漂浮在地平线上,象征着武汉勇立潮头的城市品格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这座建筑的名称为“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该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一座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采用全钢结构,总用钢量达3500余吨,外观造型通过钢和玻璃两种材质构成的支撑结构来实现其反重力观感的方舟造型。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为什么要用钢材制造呢,这是因为武汉汉阳的这个地方是历史上“汉阳铁厂”的旧址,而汉阳铁厂就是由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创办的。张之洞当初为啥要在汉阳建造铁厂呢?汉阳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水运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尽管汉阳没有铁矿,但周边(现黄石市铁山区)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这为钢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条件。而且汉阳地处中部腹地的交通要冲之地,有利于煤炭的运输以及将钢铁产品运送到全国各地。还有一条核心原因,我国的第一条长线铁路京汉铁路建设需要大量钢轨,可以就近为京汉铁路提供钢轨。
京汉铁路是北京至汉口(历史上的武汉三镇之一)的铁路,汉阳铁厂在1894年开炉,到1924年停工,共生产了240多万吨的铁和60多万吨钢。汉阳铁厂铺设的国内铁轨大约有3348公里,其中京汉铁路的1000公里钢轨就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蹒跚起步。汉阳铁厂在抗日战争期间部分设备内迁至重庆,成为重庆钢铁集团的前身。汉阳铁厂不仅生产了大量的钢铁产品,还成功扭转了列强对中国实施的经济压迫格局,提升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整体水平。
在武汉汉口城区的外围,有一条长堤名叫“张公堤”,它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东部,是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为治理水患而建造的后湖官堤,该堤从牛湖广佛寺前(今堤角)至禁口,然后又经禁口至皇经堂(今硚口区汉水桥和汉宜路附近),全长约17公里。现在的张公堤长度更长一些,是后来的官员加建的。历史上的武汉曾经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明朝中叶前,武汉一直是武昌、汉阳双城隔长江并峙的城市格局,而且都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明成化年间因旧有的河道淤塞和水文变迁等原因导致汉水改道,将汉阳城一分为二,也就是现在的武汉的汉口与汉阳。
因为汉口河道是江河交汇之地,因为汉口河道港深水阔,便于建造港口与停泊船只,长江沿线的往来商船,为避江上险风恶浪,纷纷移泊于此。沿汉水而下的商贾船家,也乐于在沿岸装卸、贸易。水运的繁荣带动了商业的兴旺,汉口逐渐开始形成市镇。但汉口地势低洼,大江环绕,极易受水淹,因此汉口的堤防因水患应运而生了。先有汉阳县通判袁焻负责修建西起硚口东至堤口江边的袁公堤,后有张之洞建造的张公堤。但后来由于汉口因为九省通衢的水运交通,迅速的发展成为了全国的四大商业中心城市之一,使其城镇规模不断的扩大,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首。
张公堤位于武汉市东西湖的东部,它东起汉口堤角,西至舵落口,全长23.76公里,堤高6米,堤宽8米。张公堤的建设不仅确保了当时近80万汉口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还促进了汉口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展。自建成以来,张公堤在抵御洪水、保护城市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纪念武汉的城市之父张之洞对武汉做出的贡献,这条防洪大堤改名为张公堤。在武汉市武昌区的繁华闹市区,还有一条张之洞路,它位于位于武昌老城内的紫阳湖以北,它汇聚了“洋务新政”张之洞的诸多历史遗址。但在文革期间张之洞路被更名为紫阳路,后在市民们的呼吁声中改回了张之洞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