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陈诗灵 朱江晨

拒绝“全能父母”角色,教学生如何犯错,笑对学生起的外号,给学生“添麻烦”……12月3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中学德育论坛暨班主任成长沙龙研讨活动在武汉一中举行。研讨活动上,江汉区的班主任们一改往日严肃的画风,分享了自己的带班经验和心得,其中不少“花活”让在场听众耳目一新,引发共鸣。

拒绝“全能父母”角色

“在当今社会,教师常被调侃成演员、导演、警察甚至私人侦探。”武汉市第一中学周薇老师说,“我只想扮演好两个角色:一是韩愈所描述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练,因势利导,顺势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拒绝成为学生的‘爹’或‘妈’,也拒绝成为他们的24小时服务员。”周薇老师坚定地说。她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懂得放手,让学生悦纳自己的不完美。教师的助人情怀不是事事包办。她提出了“四界”原则:时间、事物、责任和心理。

周薇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班上的50多个孩子,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好为她提供了补白和成长的空间。她强调,因师施教是内在需求,不同层次的班级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价值引领。

作为班级精神的引领者,周薇老师特别注重班级学风的建设和价值重塑。她回忆,刚开始带班时,她可能会很早就到班上去,让学生们安静下来,即使不学习也不敢说话。但这只是一个下限,更重要的是三年的价值重塑过程。

“学生们都有考入一流学府的梦想,作为班主任,我的任务是守护这份梦想,引导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周薇老师说。

史老师教你如何“犯错

刚刚接手一个新班级,第一次班会设计什么主题呢?“荆楚好老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史彦雍老师分享道,今年,她接手新班级时,一改过去二十年“讲要求立规矩班会、讲目标谈理念班会”开班会的方式,设计了《一高生活小锦囊》班会课,全班一起讨论四个议题:“如何抢到传说中的一高食堂网红小吃~大肉串”“如何同时抢到肉串、二楼的盖浇饭”“如何在没带饭卡的情况下吃到一份香喷喷的盖浇饭”“如何在不违反校规的情况下喝到霸王茶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是史彦雍观察到新生入校后,面对新环境的焦虑和紧张,便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的帮助孩子们适应环境,培育孩子解决问题、合作、沟通、向上社交意识的班会。

等到学生们逐渐熟悉后,第二次班会便以《史老师教你如何“犯错”》为题,和学生们讨论“最近有哪些违纪冲动?”“怎么办?”“如果已经犯了错,还没被抓怎么办?”“如果已经被抓了怎么办?”

“犯错是人一生成长的宝藏,与其堵不如疏,年少时没犯过错,将来哪有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和创造力?试错才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史彦雍说,高中学段,孩子们成长中很多挫折都源于缺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经验,不会沟通,不会求助,于是内耗与冲动。关键的是,在指出错误的同时呵护学生心理并且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外号的老师是幸福的”

该如何看待学生给老师取外号?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政教主任李志文老师说:“有外号的老师是幸福的,有外号的班主任是光荣的。”外号就是标签、标签就是符号、符号就是旗帜、旗帜就是团结。这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具象化表现。

为了进一步增进这种和谐关系,李志文老师提出了几点实践建议:

其一,在备课过程中,他强调教师应注重言辞的幽默感,避免将班主任的权威身份带入专业课堂,以更加轻松愉悦的方式传授知识。

其二,他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劳动、运动、研学及班级文化布置等集体活动,认为这些活动是拉近师生距离的绝佳机会,有助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

其三,李志文老师还提倡多为学生拍照,多与学生合影,通过“回忆杀”的方式,在特定时刻如关灯后展示电子相册,配以背景音乐和深情文字,让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加深学生对师生共同时光的珍视。

其四,他强调应给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通过转换身份,让学生成为教师发现他人闪光点的“小老师”,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欣赏与成长。

最后,对于批评学生,李志文老师提醒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做到就事论事,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他认为,除非涉及原则性大问题,否则一切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沟通与商量来解决的。

给学生“添麻烦”

回顾过去的班主任岁月,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郭敏老师表示,与其说是自己在教导学生,不如说是学生影响并改变了她。特别是那个曾经让她倍感棘手的“问题学生”,更是让她对“看见”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这个学生,成绩倒数,违纪频繁,甚至在校外也有不良行为。面对这样的学生,郭敏老师曾尝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甚微。直到有一天,当班上有同学遭遇校外冲突寻求帮助时,这个一向不与同学深交的学生却主动站了出来,并成功解决了问题。那一刻,郭敏老师在他抬头看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光彩。

这次经历让郭敏老师意识到,自己过去所谓的“看见”其实只是表面上的关注,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从那天起,她开始尝试重新认识这个学生,也开始对“看见”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思索。

郭敏老师开始有意无意地给这个学生添麻烦,让他帮忙做各种小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这个学生的心门逐渐打开,开始向她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通过深入了解,郭敏老师才明白,这个学生之所以违纪,是因为他渴望被看见、被认可。他尝试在班外、校外用武力寻求认同,感受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次经历让郭敏老师深刻认识到,“看见”一个学生才是教育的真正开始。她开始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与他们一起上体育课,听他们倾诉烦恼,分享八卦。在操场上,她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班主任,而是与学生们平等交流的朋友。

同时,郭敏老师还发现,冲突其实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契机。她转变心态,将问题视为变好的开始,将冲突视为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这种转变不仅让她在教育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也让班级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创建班主任工作室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王以娜老师,作为英语教研组长,面对学校创建名师工作室的契机,毅然选择了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帮助更多班主任在成长道路上少走弯路。在李君标校长和王雁校长的支持下,她的工作室成了全校12个名师工作室中的独一份,汇聚了来自四个校区的14名成员,覆盖了语数外物化五个学科。

工作室的活动丰富多彩,紧扣提升学习力、实践力和研究力三大核心目标。在阅读量决定学习力的理念下,工作室定期开展读书活动,指定与自选阅读书目相结合,提升成员的班主任理论水平。同时,结合不同的育人主题,工作室还开展了一系列有创意且操作性强的班级活动,如活动式开学仪式、反思型学期总结会等。

经过一年的努力,王以娜班主任工作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所带班级也屡获殊荣。据统计,自工作室成立至今年7月,成员共获得教师个人荣誉省级2人次、市级1人次、区级6人次、校级14人次;所带班级荣誉区级10次、校级26次;培养的学生也荣获了多项荣誉……

“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其工作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进步,更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塑造与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断充实自我,提升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江汉区教育局中教科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活动搭建一个班主任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班主任们可以围绕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家校沟通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成功案例,交流工作经验,共同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