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在解放军十位大将中,有一位大将戎马一生,却从未受过伤,因此在军中被称为“福将”。

他的资历深厚,比朱德还要老,但是却在授衔时错失元帅,他也是十位大将中最年长的一位,比毛主席还大1岁零4个月,虽错失元帅,毛主席却特批他享受元帅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便是张云逸大将,他的履历,与其说是一个人的成长史,不如说是一部从饱受磨难的旧中国成长为一个崭新新中国的奋斗史……

赤胆忠心干革命

赤胆忠心干革命

1911年17岁的张云逸离开陆军小学,毅然投身辛亥革命,参加武装推翻王朝的活动,在黄兴的领导下,他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广州起义,史称“黄骅港之役”,张云逸报名参加了“先锋队”,担任了起义军的炸弹队队长,为大部队发动进攻扫清道路。

4月27日,先锋队随着黄兴攻打梁广总督府,激战半日,终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却,其时,清军围逼,张云逸等人被困在一座民宅中。

第二天早上,他借买菜出来探望情况时,清军进入民宅,逮捕了其他同志,并枪杀于路口,张云逸因身材矮小,相貌敦厚,掩身于路人中,躲过了清军的搜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广州人民收检烈士遗骸72具,葬在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也称“辛亥广州起义”,震动全国。

张云逸后来曾幽默地说道:“如果那时我不出去买菜,就将是黄花岗七十三烈士”了。”

1928年8月,大革命失败后国内局势突变,革命处于低潮,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领导同志找张云逸谈话,传达中央决定,派他去广西,在中央代表邓小平领导下,做上层统战工作,组织军事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云逸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又踏上征途,先前往华南从事党的统一战线的工作,然后四处奔走,与南方各游击区领导人邓子恢,叶飞等人取得联系,传达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着手筹建新四军。

此后他又奉党中央之命,赴澳门找叶挺,张云逸和叶挺同为黄埔同学,他们化装为华侨阔佬,西装革履,秘密潜入澳门,会见叶挺,力劝其出任新四军军长,叶挺说:“张云逸先生的到来,如大旱之遇云霓,寒冬之见新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四军成立以后,张云逸被任命为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于1941年1月20日发布了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新四军为新四军代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之后,张云逸任命为代理军长,主持新四军工作,他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精心组织发动了一系列战役,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巩固和发展了华中根据地,让解放区的面积扩大至18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370多万,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发展到2万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广西省委书记,中南局第二书记和中南行政委员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但是资历颇深的张云逸却错失元帅军衔……

“辞让大将”

“辞让大将”

1955年9月的一天下午,中南海怀仁堂一片庄严肃穆,我军第一次大授衔典礼在这里举行,轮到为张云逸授衔了,周总理双手捧着烫金的大将军军衔命令状向他走来时,张云逸的双眼湿润。

此时,他的情感不仅是激动,更是有些不安,原来,早在此次授衔的酝酿阶段,他就几次向中央军委提出:“我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不能一如既往地工作了,这大将的军衔还是授予别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全国解放后张云逸的身体一直不好,1951年下半年,在指挥广西境内的剿匪战斗取得彻底胜利后,他的身体再也撑不住了,1952年春,张云逸不得不卧病在床。

1953年,经过一年休养调治,身体渐好的张云逸不愿总是赋闲在家,中央安排他到董必武任书记的监察委员会担任副书记,他满腔热血地投入新的工作中。

一直到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张云逸不管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做过不小的贡献,而他却错失元帅军衔。

都是源于1945年张云逸被任命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将他派去后方工作,不过,他对于自己军衔评定看的很淡,得知自己最后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深感不安,多次上书军委,要求改授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军委将他的要求呈报给毛主席和周总理,毛主席对此这样解释:“张云逸同志在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情形下,以大无畏的精神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南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功勋卓著,受之无愧。”

而毛主席一直感念他的无私,以及后勤工作在解放战争中不可替代,特批张云逸享受元帅的待遇,这也是在十大将中唯一的特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