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中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4团在昭苏县波马一带改扩建场部公路,为了铺垫三合土的路基,就在公路南侧的土坡上面用挖掘机挖土。

结果非常偶然的一铲子下去,顿时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挖掘机一铲子下去竟然挖出了很多金光闪闪的金银器皿,还带出来了很多丝织物。

1997年,当时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这些金银器被围观的群众迅速哄抢,不但挖出来的被一抢而光,甚至墓葬里都没剩啥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4团的团领导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命令当地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收缴流散到群众手中的文物,并马上向伊犁州的文物部门通报情况。

受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和交通条件,伊犁州文物管理所所长安英新接到通知时,已经到了几天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英新和同事接到消息后马上买票前往昭苏波马,但是从伊宁到74团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当晚3点,安英新和同事上了班车,一直到第二天下午4点,他们才到昭苏波马。

因为车上乘客都是团场的职工,团场出了这么一件大新闻,大家在车上聊得都是出土金银器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职工们的热聊,安英新才了解到这批出土的文物有多么惊艳;

安英新到达74团后,74团的团长宋体选和政委舒文轩亲自接待并介绍这批文物的出土情况,然后安排派出所办理文物的交接手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现场调查,专家认为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波马古城旧址,这里沿着山脉和河谷分布着上自秦汉,下至隋唐及宋元时代的古墓葬千余座;

上世纪时,当地居民长期在这里取土,形成了一片深2-3米,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坑谷,发现文物的地方就在这个坑的西南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调查时还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新疆文物考古所就曾经进行过考古发掘,发掘了20余座墓葬,这次出土的墓葬距离上次考古发掘的一处墓葬仅仅1.5米处。

但是遗憾的是因为群众的哄抢和破坏,这座墓葬的具体形式,具体结构,出土文物信息等已经不可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当地公安文物部门的努力,共收缴70多件流散到群众手里的金银器和丝织品,这些文物包括:

镶嵌红宝石的金面具、虎柄金杯、金盖罐、金剑鞘、金戒指、金箔……

铠甲残片,铁制箭头,皮靴残片,丝织品残片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遗憾的是据说出土有一个镶嵌宝石的黄金权杖,和一个直径20多厘米的白瓷盘。

在调查中很多群众都证实有这两件文物,但是这两件文物一直不知道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黄金权杖,存世极为罕见,要是能有实物出土,对于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民族权力结构的研究都有极大的意义。

这批精美的文物经过专家研究考证,文物主人应该是生活在公元6至7世纪前后的游牧部落贵族,甚至是部落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遗体几乎被黄金所覆盖,面上覆盖着金面具,手臂上裹着金箔,手指上套着金指套,指套上甚至还能看到专门给指甲制作的区域。

这件金面具,高17厘米、宽16.5厘米,重量达245.5克,大小与真人面孔相差无几,应是墓主人去世后,依据他的面部特征打造的陪葬品之一。

根据金面具,我们可以推测墓主人面孔呈方圆形,阔面,浓眉,圆目大眼,八字须,络腮胡须,形象非常威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面具从中线分为左右两半,锤揲(chuí yè)成型,抛光后对合焊接,然后用小铆钉铆合而成,口、鼻、目及面颊系锤揲成型。

他的眉毛是用金和红宝石镶嵌而成。眼部用两颗圆形大红宝石为睛,微微上翘八字胡须也是用金镶嵌多块宝石后铆合而成,可惜的是宝石已脱落缺失。

他的络腮胡须用宽约1厘米的长条金饰焊铆接于两腮,在金饰条上焊接了39个心形边廓并嵌入红宝石,心形边廓焊接一周细工金珠点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具以鼻准中线为界,右边嵌宝石20颗,左边19颗,左右两边的宝石均心尖向下,非常华丽奢侈。

这件金面具制作工艺精致细腻,几乎采用了古代金银器制作中的镶嵌、锤鍱、焊接、抛光等一切工艺手段,现在也是伊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这批文物有一个专门的常设展览——名为《黄金宝藏伊犁波马古墓出土金银器展》,如果你有机会去伊犁,这个常设展一定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