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结束后没几天,即1947年5月22日,毛泽东主席给陈毅粟裕发来这样一封电报:
“在现地区作战,是于我最为有利,于敌最为不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而山东方面的作战方法,是集中全部主力于济南、临沂、海州之线以北地区,准备用六七个月时间(五月起)六七万人伤亡,各个歼灭该线之敌。该线击破之日,即是全局大胜之时,尔后一切作战均将较为顺利”。
透过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央军委起草的这封给陈毅粟裕的电报,至少可以得出这样几点:一是全国重点战场依然在山东,二是继续在山东内线实施歼敌,三是不惜拿出六七万人的伤亡代价,用六七个月的时间,争取在山东战场大量歼敌。解放战争打了快一年,在华东战场,为何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采取这样的一个作战指导呢?
首先,一系列战役胜利实践证明在内线能够大量歼敌。
解放战争刚开打时,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一度确定的是外线出击的作战方针。经过七战七捷、定陶战役等内线歼敌的胜利实践经验,也经过大同、集宁、泗县等外线出击的失利教训,最终,中央军委一改外线出击为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回过头来看,这一作战方针的改变,是十分正确和英明的。它适应了解放战争初期的战争形势和特点规律,较好地明确了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作战指导问题。
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接下来各个战略区都打了一些好仗。特别是华东战略区,更是通过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一连串的大胜,把内线作战推向极致和高潮。基于此,孟良崮战役结束后,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认为内线歼敌依然大有文章可做,依然可以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于是,对华东野战军作出了继续在山东内线再打六七个月时间的决定,也便是在情理之中。
其二,高度相信陈粟有这样实力和能力实现大量歼敌。
经过解放战争近一年的实践看,以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表现最好、歼敌最多。在给陈毅粟裕发这封电报的前两天,也即1947年5月20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在给林彪、高岗的一封电报中这样说道:“东北在你们领导之下,改革了土地,发动了群众,建设了一支强有力军队。在全国各区中,就经济论你们占第一位,就军力论你们已占第二位(山东为第一位)”。
透过这封电报可以明确得出,在主席以为,东北以其强大的战争潜力和得天独厚的战略条件,经济方面无疑已发展成为最强大的战略区。但在军力上,尽管当时华东野战军的总人数少于东北野战军。但主席还是认定华东野战军军力位于第一位。
战争年代评价军力并不复杂,最主要的就是看你打多少胜仗、歼灭多少敌人。而从解放战争第一年东北野战军(那时称东北民主联军)共歼敌17.5万人,华东野战军共歼敌43.4万人的对比看,华东野战军由于打大仗更多、歼敌更多,所以军力自然更强一些。
正是基于华野的这种更强军力,基于这种对陈毅粟裕歼敌能力的高度信任,毛泽东主席才给陈毅粟裕发出了这样的电报。显然,主席一如既往地对华野歼敌寄予厚望。
其三,打破对山东重点进攻唯有大手笔大气魄才能大量歼敌。
战争打了将近一年,已经到了一次战役可以消灭敌人五六万人,甚至连国民党第一大王牌主力都能歼灭的程度。毛泽东主席深知,国民党军经过多次失利后,肯定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吸取教训。可想而知的是,接下来的战争肯定会更为残酷激烈。因此,必须要有大手笔、大气魄不可。有鉴于此,毛泽东主席甚至提出了用六七个月的时间,不惜六七万人的伤亡代价,在山东境内大量歼敌的想法。
要知道,莱芜战役我歼敌5万余人,伤亡才8千多人;孟良崮战役我歼敌王牌整编第74师,伤亡尽管较大,也不过才1万2千人。主席给华野六七万人的伤亡代价,这充分体现了他大开大合、开阔思维和豪气用兵的一面。主席深知,没有这一战略胆识和气魄是不足以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是不足以在山东内线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对于主席这样一封电报,陈毅粟裕和华野的将士们无疑大受鼓舞。为了贯彻军委这一重要指示,华野前委于5月底在沂水以北的坡庄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陈毅还专门传达了军委的指示精神。会上,陈毅粟裕和纵队的司令员们,就如何在山东内线接续大量歼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认真的筹划。
然而,战争是千变万化的。就在陈毅粟裕筹划继续在内线歼敌时,刘邓大军于6月30日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由此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而在此前一天,毛泽东主席于6月29日给陈毅粟裕发去了华野分兵,配合刘邓千里跃进的指示电报。这封电报表明,一个月前要求华野在内线大量歼敌、作战重点在山东内线的作战指导已然改变。按照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华野很快便实行了著名的“七月分兵”。
不少军史爱好者,觉得孟良崮战役至“七月分兵”这一段时间,华野在作战上有些空白。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实际上,恰好在这一个多月内,华野经历了由内线到外线、由集中兵力打大仗到分兵的一个重要战略转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