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20日,毛主席视察安徽,乘坐“洛阳”号军舰沿途来到安庆。
他与当地书记傅大章了解工作情况后,两人坐在江边闲谈。
傅大章怎么也没想到,毛主席突然问起陈独秀家人的事。
“我记得陈独秀是安庆人,他家里人现在怎么样了?”
傅大章说:“他老母亲健在,小儿子陈松年目前在我们窑厂里打工。最近生活有些困难,他把北京的房子给卖了。”
毛主席一听,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眉头紧皱。
“何必卖房子呢?他算是烈士家属,就按烈士家庭标准给予一些照顾吧。”
要知道,陈独秀以前犯了错,坚决反对“农村武装斗争”,与毛主席意见相左。
毛主席为何想起陈独秀,后来又给予他小儿子什么样的照顾?
老师与学生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曾经陈独秀视为引领自己的老师,然而随着两人走到一起共事,他对这位老师产生了一些意见。
毛泽东与陈独秀第一次见面是在1918年9月,还是托李大钊介绍才搭上了桥。
当时他作为去法国勤工俭学的青年领队,来到北京,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在北大附近的景山东街租了间小房子,生活拮据。
好在恩师杨昌济帮助毛泽东,将他介绍到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李大钊时任北大的图书馆主任,每个月给他8块钱的工资。
与此同时,他所尊敬的“精神导师”陈独秀早就在《新青年》上注意到了这个“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一名繁体有28画)。
有了这个渊源,两人初次见面没有太大的障碍。
那时,李大钊向陈独秀介绍这名青年才俊:“仲甫,你面前的这名年轻人,就是你说的‘二十八划生’。他本名叫毛泽东,字润之。”
随后又转过身跟毛泽东介绍起陈独秀来,这位老师一见到他,便大加赞扬他所写的《体育之研究》这一篇文章。
陈独秀说:“后生可畏!‘盖天地惟动而已’这点十分有新意。”
这次见面谈话十分短促,但陈独秀的一番鼓励让毛泽东十分激动,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念。
并且,毛泽东在会面过程,谦虚礼貌的态度也深深获得了陈独秀的好感。
从这时起,两人建立起了如在校师生般的友情。
陈独秀比毛泽东大了14岁,但他从不以年龄和阅历压人,毛泽东也是个讲求事实依据,追求真理的人,因此两个人相处十分和谐融洽。
此后,两人经过三次长谈,毛泽东还阅读了陈独秀组织翻译共产主义论著,思想上得到了质的变化。
他说,当时有三部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构筑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并且从那以后再未被动摇。
而据当今学者考证,毛泽东所说的那“三本书”中,至少有两本已得到证实,《共产党宣言》和《阶级斗争》都是陈独秀请当时的学者翻译的。
18年后,毛泽东在延安,记者斯诺采访他,他再一次想起这名导师,又一次回想起了他们第一次会面的情景。
他还对斯诺说:“陈独秀对我的影响也许远超过其他人。”
而在第三次会谈中,陈独秀交代给了毛泽东一个非常重要的秘密任务。
那就是他回到湖南后,要积极组建共产主义小组,开展革命活动。
也就是从这份“重托”开始,毛泽东逐渐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只是一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召开三大之前,毛泽东都未能与陈独秀有实质上的共事接触。
等到三大召开时,毛泽东作为湘区党代表参会,陈独秀严厉批评了上海、北京、湖北等地的工作,唯独表扬了湖南。
陈独秀当时说,只有湖南的工作是做的最好的,那里3万人以上的工会都在我们影响之下。
在“三大”上,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等五人入选中央局工作。
陈独秀为中央局局长,而毛泽东则为中央局秘书。
也就是说,这次老师终于亲自带学生了,陈独秀与毛泽东既为共事的同志,又有着师生一般的学习关系。
自那以后,毛泽东配合陈独秀的工作。按照两人的计划,毛泽东还要回到湖南继续开展宣传工作。
在湖南一师的日子,是毛泽东与陈独秀交往最为密切的时期。
然而,因为理想而聚在一起的人们,有一天也会因为理想而分道扬镳。
很快,毛泽东与陈独秀之间就因为革命理念产生了分歧。
吾爱真理
1926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当时毛泽东也参加了这场会议。
陈独秀作为这场会议的主持人,率先作了政治报告,当时他通过了《农民运动议决案》。
但是在会上陈独秀又严厉指责说,湖南农民运动实在太“过火”“妨碍统一战线”。
虽然在会上表示同意农民运动,但陈独秀个人不赞成现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也非常反对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农民运动。
这件事让当时在场的毛泽东感到非常不解。
一是,湖南的农民运动是他带着大家发起的,二个他不认为国民党所代表的阶级能够与共产党一起进行土地革命。
而且陈独秀为何会批评农民运动,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一直对农民抱有偏见,始终将目光放在知识分子、工人、商人等人身上。
真正使两人关系出现裂痕的导火索,还是毛泽东所写的一篇文章。
1925年11月的一天,毛泽东将自己精心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邮寄给陈独秀审阅。
然而陈独秀看完后,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拒绝在党内刊物《向导》上发表。
而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选集》的开卷之作,可见其在毛泽东心中有多么重要。
在后来的文选上,毛泽东还亲自写了注释,解释了自己为何会写这篇文章。
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批评那时党内两种错误的思想:一个是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跟国民党合作,忽略了农民;二个是张国焘为代表,只搞工人运动,也忘了农民。
在毛泽东看来,农民始终是中国无产者最忠诚、最可靠的同伴,确定了这一点,大家就不害怕没有力量去搞革命。
在早年上学的时候,毛泽东便养成了就事论事的习惯。
就算是自己敬仰的老师,提到了有问题的观点,他都会下来找老师讨论清楚。
恩师杨昌济十分看重他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所谓“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也就是这样了。
但陈独秀不认为毛泽东是在论事,而是明显针对他。
在毛邮寄文章给他之前,他曾发过两篇文章,指出那个阶段的农民保守且组织散乱,不适宜加入革命运动中去。
这与毛泽东文中所说的要鼓励、支持农民进入运动是对立的。
因此陈独秀读后大为不快,更是在文中谈到革命党领错路,革命必将失败的论述上划了一条长长的横线,并在一旁批注了大大的问号。
他这一举动摆明了就是认为,毛泽东这是在对自己放枪,批评他的观点。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拒收的这篇文章不久后在国民革命军的刊物《革命》上发布了。
陈独秀拿来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发现文中一句话都没有改,据旁人回忆,当时陈独秀放下杂志后半天都没有说话。
没过一会儿,张国焘便拿着文章来找他,话里有话道:“润之怎么搞的,招呼也不打,这文里分明说的是你我二人嘛!”
而陈独秀则强装镇静说:“这是他的自由,他做得没错。”
从这时起,这对老师学生就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缝。
时间走到1927年,这是两人纷争达到最顶峰的时候。
此时正值国民党内部出现反动和内讧,国共合作破裂,春夏之际,国民党发动了“清党行动”。
这个时候,毛泽东所说的问题便彻底暴露出来了。
1927年4月27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
同时,中共五大在武汉,也就是起家的根据地召开。
但陈独秀仍惦记着之前的那篇文章,拒绝同毛泽东讨论农民斗争问题,并且极力排斥毛进入领导层。
毛泽东仅为候补中央委员,没有任何发言权,他深感不妙。
很快,“五大”召开仅隔8天后,武汉、长沙各地的国民革命军便通电反共,杀害了许多共产党人及工农群众。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分共”,这也标志着3年来的人民大革命失败。
一个月不到,中共中央又在汉口开会,这次毛泽东在会上尖锐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路线,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言论。
随后,毛泽东拒绝了瞿秋白请他去上海主持工作的提议,他说自己要去到乡下,同农民们一起展开斗争。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毛泽东等人用“枪杆子”在井冈山上创建了第一块农民根据地。
与此同时,陈独秀离开武汉,潜至上海隐居。此后十余年,两人再未相见。
在这之后,陈独秀及其一家人遭到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迫害,他自己坐了5年牢,随后逃至江津,生活异常艰难。
毛泽东后来始终提及陈独秀的贡献,便是念及其带领自己走上了革命道路,同时也感叹他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念及恩师之情,毛泽东又是如何照顾陈独秀的后人呢?
再回首,峥嵘岁月
“陈独秀这个人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我们都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
再回到1953年2月20日那一天,毛主席得知陈独秀后人家境困难后,跟傅大章如此说道。
陈独秀在江津的日子很难熬,中央也曾派人请他参加抗日战争,但他拒绝了。
1942年,他在石墙院住了3年后,因急性胃炎与脑充血并发去世,享年64岁。
早年革命的时候,陈独秀的长子和次子,延年、乔年都在革命中牺牲了,长女忧虑病故,小女儿早早夭折了。
那时仅剩陈松年与逃至海外的陈子美两个孩子,陈子美的下落直到1997年才有消息,这里暂且不说。
陈松年则在安庆窑厂当技师,拉扯孩子长大。
后来,毛主席便指示傅大章安排照顾陈独秀后人的问题。
随后傅大章又问到高敬亭的事,群众们至今都还十分怀念这位革命斗士。
他问毛主席,当年是不是不该杀高敬亭。
毛主席说,他确实不该被杀,中央后来发电指示不要动他,可为时已晚。
没等傅大章再问,毛主席开口问:“光升(光明甫)还在不在?”他回忆自己曾与其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期共事过。
傅大章回答说,还在,现在是位民主人士。
在问过陈独秀后人后,毛主席又想起从前共事的同志是否还在。
或许他在想,如果陈独秀活下来,如今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只可惜世界上没有回溯时间的机器,一切只能向前看。
毛主席视察结束后,便继续前往南京。
而傅大章组织当地的安庆市统战部,讨论陈松年的照顾问题。
一番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可按照烈士家庭的标准,每个月发30元生活补助费。
1984年9月记者杨其广登门采访陈松年,那时陈松年就表示非常感谢毛主席的照顾与支持。
他家里一直挂着毛主席像,采访到激动处还深深鞠躬三次。如果没有这些帮助,他没法跟妻子将4个孩子拉扯长大。
他说,他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没能给国家做出点贡献,实在是受之有愧。
如今,毛主席、陈独秀,以及陈松年都已经去世,但陈松年的孩子们都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做出了贡献。
这也算是圆了陈松年心中的遗憾,而毛主席与陈独秀等人的那段峥嵘岁月,也随着时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文字。
恩怨早已烟消云散,但其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宽宏大度的精神品质,永远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