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沙埕镇环敏灶湾海域波光潋滟,一艘艘紫菜采收船分布于蓝白相间的养殖网格内,忙碌收割二茬、三茬紫菜出水上市。
“紫菜是多茬生长,今年9月中旬下苗,经过40多天成长,从11月初开始收割头水紫菜,可持续采收四五茬。”沙埕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林子明介绍,紫菜养殖是沙埕镇沿海村的传统产业,但过去无度无序无质养殖和使用的毛竹撑杆易损耗、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当地紫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紫菜养殖海域
近年来,沙埕镇成立环敏灶湾渔旅发展联合党委,吸纳地域相邻、条件相近、业态相通的8个行政村抱团,打破昔日各自为营的模式,整合养殖区域优势资源,将产业发展与渔村建设同规划、同建设,连片发展渔旅生态游,让传统渔村焕发蓬勃活力。
敏灶湾
依托沿海区位优势,联建村整合4500亩海域发展紫菜玻璃纤维撑杆项目,采取“联合党委+支部+合作社+养殖户”模式,通过“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分红”,推动紫菜规模养殖、海域成片开发、资源集约管理,带动紫菜养殖、收割、运输、加工等产业链就业1000余人。同时,联合党委进一步发挥环保杆使用率,将紫菜养殖拓展到深海发展,探索实施续养二倍体、海带苗、生蚝等养殖品种,打造产业基地,带动海洋养殖多样化发展,实现了“撑杆一杆双用、租金一年双收”。2023年,8个联建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0万元。
海带、生蚝采收
海上养殖忙,岸上渔旅兴。每逢节假日,沙埕镇敏灶湾黄金海岸的“滨海游”备受市民游客青睐。从王谷村到敏灶村,从渔村风情到海上观光……当地串点成线,充分发挥岸线旅游资源优势,探索“党支部+企业+村民”模式领办民宿企业,打造“简心·驿舍”“冬瓜屿”等民宿,丰富旅游业态,兴村富民。2023年,该片区共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积极推动形成“渔旅结合,以渔促旅,以旅兴渔”的产业发展格局。
王谷村
敏灶村
冬瓜屿
王谷村民宿
离开沙埕镇,前往硖门畲族乡,又可深入体验变“先富”为“共富”的硖门路径。
背山靠海的硖门畲族乡,下辖既有“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柏洋村,也有“国家级特色村寨”瑞云村、省级“水乡渔村”渔井村等,村社虽各有优势,但联动并不紧密,基本上是各谋发展。2020年,全乡除了柏洋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0万元,其他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20万元左右。针对“一村独强,多村薄弱”现状,当地探索推行“跨村联建”党建模式,以柏洋村为中心,联合渔井、瑞云、东稼、青湾4个村成立“大柏洋”片区联合党委,推动乡村发展从“一枝独秀”迈向“百花齐放”。
柏洋村
渔井村
抱团发力,“大柏洋”片区联合党委领办成立强村公司,带领联建村开发滨海旅游风景线和农耕文化体验线2条旅游线路,推出各村农特产品伴手礼,打造硖门畲乡农渔品牌。分片布局,该乡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打造柏洋水果、东稼生态白茶、瑞云畲药、青湾小海鲜等本土特色,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并推动农田变景观、农房变民宿,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东稼村茶山
瑞云村
硖门畲族乡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刘端斌
“以‘一村强’带动‘整片兴’,我们持续深化联建共建协调机制,加强‘项目库’与‘资金池’对接,切实解决资金难找、项目难选、责任难当等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激活‘造血’原动力。”
如今,渔井、瑞云、东稼、青湾等4个联建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突破50万元。
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文: 王婷婷
图:幸福福鼎图库
编辑:杨譞
审核:汪晶晶
监制:张新辉
总监制:卓文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