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丢荆州,兵败身死,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关羽神一般的强大。原本守住荆州的确不容易,但也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关羽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却神一般的集齐了所有失败的因素,最终败走麦城,身死当阳,在临沮为吴将马忠所杀。到底是谁害死了关羽呢?
关羽北伐的前因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十月,宛城守将侯音,因为“南阳闲苦繇役”,“执太守,与吏民共反”。侯音抓了南阳太守,造反了。侯音反后,“与关羽连和”,希望与关羽共同抗曹。
很明显,侯音是因为徭役过重,才举事,并主动联合的荆州关羽。
有人说这是关羽用计策反了侯音,但是翻遍《三国志》、《资治通鉴》,包括裴松之的注解也没有看到关羽策反侯音的迹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曹军大将曹仁破宛城,斩侯音。
同年,刘备破夏侯渊,取汉中。七月刘备称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于当月开始北伐樊城,开始了襄樊之战。
关羽失败的原因
一、威震华夏,骄兵必败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进兵襄阳、樊城,与曹仁对峙。曹操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
八月,襄樊大雨,关羽降于禁、斩庞德,“梁、郏、陆浑群盗”纷纷附和关羽,“羽威震华夏”。此时,关羽的声望达到了最高峰。这也促使原本就刚愎自用、傲慢无礼、勇而无谋的关羽更加的狂妄傲慢。骄兵必败,关羽的失败已经注定了。
有人说“水淹七军”是关羽的谋略,其实,完全是天灾。《三国志》记录的“水淹七军”均为“汉水溢”、“汉水汎溢”等,全部为“溢”,说明是大水漫堤,并非关羽主动掘开河堤。陈寿对于主动水攻的,均使用“决”,诸如“决渠水灌城”、“决泗、沂水以灌城”、“决漳水灌城”等等。
而于禁是根本就没有抵抗就降了,“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有人说,关羽知道提前准备船,是关羽的谋略。其实,赤壁之战前,关羽就已经有一万荆州水军了,还救援了逃跑的刘备,关羽并没有刻意去准备船只。
再看关羽斩庞德。庞德“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因为水势越来越高,“吏士皆降”,庞德无奈,只能“乘小船欲还仁营。水盛船覆,失弓矢,独抱船覆水中,为羽所得”。庞德也是被水淹船翻了才被抓,而庞德誓死不降,被关羽所杀。
如果没有大雨,关羽能不能打过于禁和庞德,难说呀。而且,此前关羽还被庞德射中过。庞德“与羽交战,射羽中额”,关羽真的不善于避箭呀。
二、曹操施计,离间破盟
关羽降了于禁,斩了庞德,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有人说曹操害怕了么?可能有点吧,但绝不慌乱。曹操很清醒,敌人正值士气旺盛,如果没有好的办法,当然还是暂时避其锋芒。
司马懿和蒋济认为,孙权看到关羽得志,必然心生不满,可以许以江南之地,让孙权从后方攻击关羽。曹操欣然同意。
曹操才是全局总策划,曹操甚至还让曹仁通知关羽,孙权要袭击他了。目的就是想让关羽全军去打孙权,破坏孙刘联盟,自己渔翁得利。关羽却也偏偏不信,如果关羽此时撤军,荆州根本丢不了,刘备会制止关羽打孙权。而孙权看到关羽撤兵,也会停止袭击荆州的计划。孙权可不像关羽一般无谋,在没有把握拿下荆州的情况下,不会让曹操渔翁得利。
三、傲慢无礼,触怒孙权
孙权之前曾派使者,想跟关羽结成儿女亲家,“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关羽得罪了孙权。
有人说关羽是为了对刘备表示忠心,才骂了孙权的使者。骂使者不就等于骂孙权,两国外交大事,不先告知刘备,关羽此举实有僭越之嫌吧。关羽应该上书刘备,同时让东吴派使者去成都,让刘备定夺才对。这关羽得多傲慢,历史上很多权臣均死于类似的事情吧,也就是刘备用人之际,加上几十年的创业伙伴,没有处置关羽。
按照《典略》的记载,关羽甚至直接骂孙权“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不但骂孙权,还要打孙权,这孙权能忍么?
关羽还因为得了于禁的两三万军队,粮食不够,又去抢了孙权在湘关的粮食,这让孙权更加愤怒。
有人说是孙权背盟,关羽的作为已经是破坏联盟的行为了吧。
根据《资治通鉴》和《典略》的记述,孙权先是修书安抚麻痹关羽,让关羽全力进攻曹操,让荆州后方空虚。同时,下定了攻打关羽的决心。
四、轻视同僚,无人相帮
关羽向来傲慢,目空一切,诸葛亮、黄忠、马超、糜芳、傅士仁,甚至刘封,都被关羽轻视过。这导致了糜芳、傅士仁消极怠工,不愿积极协助关羽。关羽却不自知,还恐吓两人,才让两人被孙权收买,投降了孙权。
刘封不愿救关羽,多多少少也有点这方面的原因。如果真跟关羽亲近,刘封必然全力相救,丢了上庸又如何,只要救了关羽,刘备怎么会怪罪他。
关羽是既不懂外交,也不懂体恤同僚下属,没人愿意帮他。
五、有勇无谋,全军覆没
于禁投降,庞德战死,曹操又遣徐晃、张辽等人前往樊城支援曹仁。当时,关羽兵力虽多,但是比较分散,除了围襄阳、樊城两座城池外,还屯兵多处,犯了兵家大忌。最终导致了总兵力虽多,却大败的结局。
徐晃率先赶到,设计先取郾城,围三丈所,等聚集到了足够的援军,“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关羽成功被骗去了头屯,关羽看到四冢危机,于是“自将步骑五千出战”,结果被徐晃击败,关羽军队开始全面溃败,几乎全军覆没。关羽剩余的残军,又被孙权的军队全歼。
此时,张辽等曹军名将还未赶到樊城战场,徐晃已经取胜。
有人说,关羽之所以被徐晃大败,是因为兵力劣势,仅有5000士兵,这个肯定不止,关羽只是中了徐晃的计策而已。
还有人说,关羽荆州之败,是因为孙曹双方众多名将的围攻才败了,这不都是关羽自己造成的。关羽甚至在失败的时候,都不知道孙权已经袭取了他的老巢。关羽的失败,就是败给了徐晃。如果关羽取胜,再败曹仁,取得了襄阳、樊城,即使孙权偷袭又能如何。关羽战败后,曹操方,严令曹仁不许追击关羽,何谈围殴。
关羽惨败的破解之法
随便换个刘备手下的优秀将领,比如诸葛亮、赵云、魏延,甚至王平等人,都不至于到关羽这般惨败吧。
替换关羽的荆州守将,同样可以用优势兵力围了曹仁,靠天灾收了于禁。还不用像关羽那般,侮辱于禁,把于禁关进了监狱,甚至连庞德都不用死。两军打仗,只要有足够的兵力,将领的意志和谋略更重要。
荆州守将,只要不得罪孙权,而是用利益加强孙刘联盟,比如承若得了襄樊两城,将其他地方的土地给一部分给孙权,孙权怎么还会偷袭。甚至为了得到约定的土地,孙权还会全力协助。两国之间的关系,只能拿利益维系,只要一方不能得利,必然不牢固。
荆州守将,即使得罪了孙权,如果对同僚下属很好,糜芳、傅士仁受到攻击也会坚守,并发出消息。可以选择回救,如果来不及,守不住江陵、公安,也可以接应了糜、傅两人,直奔上庸。此时,东吴军队根本无法阻截。而刘封和孟达不和,刘封正好把孟达派走,前往接应。这样子即使丢了南郡部分土地,还有实力保有荆州其他地区,至少也可以保命,容后再战么,谁还没打过败仗。
荆州守将,只要不那么狂傲,犯兵家大忌,分散兵力,发现徐晃援军到了,就收缩兵力,回到于禁时的对峙形势。然后跟徐晃一样,观察分析双方状况,创造战机,再一决胜负。即使没有攻下襄樊两城,主力还在,就有反击取胜的希望。
如果抛弃演义和民间传说,只看史料的记载,关羽的“威震华夏”,还真有点名不符实,关羽的最后一战,充分暴露了关羽的各种不足。在《三国志》中,“威震华夏”也不是最高评语,还有类似“威震西土”、“威震沙漠”、“威震河朔”、“威震天下”等,而“威震天下”的评语才是最高的评语,天下指汉朝统治区域,华夏最多是指汉朝统治区域,更多是指荆州南阳郡周围的中原地区。
神一样的关羽丢了荆州,兵败身死,正是因为他自己的刚愎自用,傲慢无谋,正如陈寿所评,“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