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12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瞄准“国之所需” 做强“化”字文章——华东理工大学深耕煤气化技术领域近40年,成为新时代工程教育“特长生”》的报道。

碳转化率超过99%,有效气含量达92%,基本实现对煤炭“吃干榨净”……今年7月至今,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开发的世界首套日投煤3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OMB)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已安全稳定运行超百日。该气化炉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多项指标上国际领先,为我国现代能源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深耕煤气化技术领域近40年,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是华东理工大学对接国家战略,提升科创能级的一个缩影。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化工特色高校,华东理工大学持续做强做深做大“化”字文章,以有组织科研重塑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能源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全链条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成为新时代工程教育的“特长生”。

瞄准“国之所需”增强原始创新力

1952年底,54岁的物理化学家张江树举家从南京奔赴上海。当时,国家亟需化工事业人才,决定将华东地区5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打造“新中国的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张江树勇担重任,成为华东化工学院首任院长,该校正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

新中国第一支青霉素、第一个彩色胶片、第一台现代化生物反应器、第一个大型煤气化炉……这些“第一”的背后都凝结着“华理智慧”。以“国之所需,华理所向”为信念,一代代师生接续奋斗,为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代在变。面对全球科技生态与创新力量格局演变、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与机遇,华东理工大学立足自身优势,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与排兵布阵,推动组建跨学科、单位及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纵深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两新两大”发展布局,着力打造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在我国煤气化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过程中,华东理工大学“多喷嘴对置式气化技术”发挥了引领作用,这一技术在煤种适应性、高效能、大型化和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累计为国家节省专利费超过20亿元、应用装置年产值超过1200亿元。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去年4月,华东理工大学“85后”教授吴永真的研究成果登上《科学》杂志,他带领团队基于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制备的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完美解决了器件应用中载流子输运等难题,创造了目前该类太阳能电池的最高转化效率,被业界寄予厚望。“能够心无旁骛地挑战既前沿又服务产业的科学问题,得益于学校近年来凝练优势科研方向、对接领军企业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开展。”吴永真说。

建立健全校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已获批成为“上海市碳中和基础研究特区”,并统筹建设13个国家级、39个省部级和若干校级科研平台。其中,牵头成立的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由多所特色高校与中国石化等19家石化、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以突破基础性和前沿引领性技术及自主可控工业软件等为目标,旨在形成企业需求导向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举国科技攻关体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机制创新走出产学研用“华理模式”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石化等大型企业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含焦油富甲烷气转化技术、炼厂废弃物气化技术等3类先进大型含碳物质气化技术,应用推广100多个气化项目、300余台气化炉和转化炉,有力支撑了我国现代能源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在含碳废弃物资源化零碳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王辅臣看来,科研成果实现高质量转化,离不开“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的合作新模式,也与成果转化激励举措密切相关。据了解,学校近年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明确,对于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方式转化所得的净收入,70%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和对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者,15%用作成果完成人团队发展金;对于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形式的股权,学校占30%、用作奖励成果完成人和对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者的占70%。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病害防治极为重要。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刘琴团队聚焦“水产疫苗分子理性设计与创新应用”研究,自主研发完成我国第一、第二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目前推广运用到20余家养殖企业,推动病害死亡率降低50%以上、抗生素用量降低60%以上,实现了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成果转化收益的85%都给到了科研人员和团队,极大激发了大家创新创造的热情和专注度,也必将推动学校创新事业的整体进步。”刘琴说。

以“成果共享”为核心理念,以“实施许可”为主要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助力成果转化转移的“华理模式”已初步形成。近5年,学校累计转化发明专利182件,转化合同金额达32亿元,打造了面向产业需求的诸多标杆场景实践。2020年,学校获评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等称号。

向“新”发力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和根本任务。华东理工大学创校初期,服务新中国发展急需,形成了培养一专多能工程人才的办学理念,先后首创化学制药工学、感光材料、重有机合成等专业,后又为国家输送了首批化工机械、抗生素制造工学等人才,赢得了“化学工程师摇篮”的美誉。新时代,学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立项目制牵引、多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体系,走出一条从“红色工程师”到“创新型工程师”的卓越工程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订单式、驻企式培养”是华东理工大学在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一项创新。作为学校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首批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王裕祥不仅学业优异,还深度参与企业研发工作中,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在企业项目中学习,我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也进一步确立了工程报国的志向。”王裕祥说。

向“新”发力,新在符合时代发展的工程教育观。学校大刀阔斧重塑培养方案,通过推行大类招生,设置跨学科双学士学位项目、辅修专业与微专业等,着力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同时,系统性开展绿色工程教育,推动“绿色工程12项原则”进课堂教学、进教材案例、进实践平台、进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自觉遵循绿色工程原则的系统思维,厚植工科学生EHS(环境、健康、安全)的工程文化,强化全体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

72年办学历程,华东理工大学积淀了以“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校训为代表的华理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方面面,涵养着华理学子的家国情怀。

从化工学院硕士毕业后,桑大鹏选择成为一名西藏基层公务员。6年来,他走村串户,查访村民困难和期望,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他说:“能将个人所长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造福一方百姓,是一件幸福的事。”

桑大鹏只是众多主动赴边疆就业的华理学子中的一位。在2024届毕业生中,全校赴基层、西部及重点行业领域就业的超过370人。

“小县城,也能装下大梦想。”在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选择返乡就业的陈婷婷表达了建设家乡的愿望:“我期待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成长历练,为哺育我的这片土地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