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里好漂亮啊。” 夜幕降临,由陈兴朝与妻子阿罗亲手打造的绿美庭院亮起了温暖灯光,宛如繁星点点。 时不时飘来的萨克斯浪漫乐声,为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柔情。 路过的居民忍不住惊叹,掏出手机拍照打卡。
看着眼前的景象
让人很难想象它
曾是一片荒废了几十年的旧厂区
这场旧厂房的重生记
要从一年多前说起
01
乘借“百千万工程”东风
午后,走进位于城东街道环园路的幸福里绿美庭院,红墙灰瓦,呈现出与夜晚浪漫截然不同的静谧舒适。漫步在别出心裁的空中走廊,看着杜鹃花点缀在灰瓦间,幸福里绿美庭院项目负责人陈兴朝说,当初他与妻子阿罗想要找地方做自己的工作室,寻到了这里。
这片处于闹市中但又似乎被时光遗忘的老旧厂区,却正中陈兴朝下怀。作为一名全案设计师,他兴奋道,“没有一个做设计的人不想要一个空间,由自己亲手打造,展现自身的设计个性,我也不例外。”
彼时,这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旧厂房是城东街道的卫生死角,由于没有业主管理,鼠虫横行,引得附近居民不断投诉。
正寻找整改良策的城东街道与陈兴朝夫妻不谋而和,几次洽谈下来,陈兴朝夫妻将原计划打造的设计工作室,扩大成将整个旧厂区建设成集绿化、休闲、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庭院。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一系列手续很快办齐,陈兴朝夫妻便着手开始这场旧厂区改造。
02
夫妻亲手建设“幸福里”
充满生命力的和谐园区
陈兴朝与阿罗都是云南人,十年前来到阳江旅游,被滨海城市风光和生猛海鲜吸引,便产生了在此定居的年头。他们在市区寻到一处安静小院,打理花木,钻研美食,一半烟火以谋生,一半俗事去生活,生在其中,乐在其中。
随着原先的小院要拆迁,如今的幸福里变成了夫妻俩重新打造的“乌托邦”。
闲步幸福里,时不时见到枝头飞来小鸟,“这里初见雏形,但整个园林风貌要达到我想要的状态,至少需要5年。”陈兴朝说,他理想中的庭院一年四季繁花锦簇,杜鹃花从房顶和露台如瀑布般坠下,蝴蝶起舞,小鸟翩跹,生机勃勃。而屋檐边上将统一装上喷雾降温,在炎热的阳江夏天,这里将成为消暑胜地。
“这里的观赏空间分4层。”对植物养护颇有心得的阿罗补充道,第一层地面空间观赏,主要是种植一定数量低矮植物,自然吸引蝴蝶;第二层是高大的果实类、种荚类植物观赏,容易吸引鸟类。第三层观赏红墙灰瓦的建筑搭配粉色杜鹃花。第四层仰望高空,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刮风下雨,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致。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美庭院,需要时间的灌溉和沉淀。“植物不是种下就可以,它们需要慢慢修剪,用心打理,给予时间和空间去成长,才能长得饱满。”阿罗说,在各式各样的园区建设模式中,他们选择了最“慢”的模式。
在当前快节奏的发展中,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掌舵者有足够的智慧,寻找一个文化与商业的平衡之道。陈兴朝坦言,“我们要盈利,但是不能赚快钱。用心把这片土地打造好,再过10年、20年,也能欣欣向荣。把节奏慢下来,用可持续发展的心态去对抗内耗。”
03
目前招商已完成70%
打造绿美庭院示范样板
采访中,“包容性”是夫妻俩常提到的词。
“我们想要打造的和谐绿美园区,需要释放出包容性,对动物、对植物、对人。”阿罗说,世间万物没有完美,小动物可爱,但需要及时的清洁管理;花香树绿,但需要专业养护;人也一样,不同类型人群,有不同需求。“所以我们园区招商也涵盖不同类型和消费层次,既满足年轻人,也满足合家欢,既有亲民消费,也有高端消费。”
目前,园区招商已完成70%,引进了私厨、咖啡厅、教育等产业,还有3000-4000平方正在招商中。
“一个空间吸纳的从业者可能有艺术、音乐、绘画、教育等行业,受众非常广泛。如果把他们都聚集在一块儿,对市民来说,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就是一种放松。”陈兴朝表示,对外地游客来说,他们来一座城市旅游做攻略时,除了去自然风景区,也会想看一座城市的网红打卡点,“我想打造这样一个市区休闲慢生活的‘地标性’项目。”
陈兴朝告诉记者,整个项目计划投入6000万资金建设,旨在为有创意、有想法的本土文创产业提供展示和推广的场所,同时希望通过建设示范园,引导更多的居民和单位共建绿美家园。
记者手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区不乏一些充满时光印记的老旧厂房、老旧社区,仿佛被时间遗忘,失去了和城市连接的纽带。“爆改”老旧厂房,可以以一种灵活、可持续的改造方式,在不破坏原有社区结构和秩序的前提下,唤醒“沉睡”的片区,为城市注入活力。
幸福里绿美庭院的诞生,是阳江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真实写照。“我们在寻找地方的过程中,最先看中的是西濑的老船厂。”陈兴朝告诉记者,承载着阳江工业文明的文化和物质记忆的老船厂改造更新后会颇具韵味,而阳江并不缺这样有厚重人文情怀的地方。陈兴朝坦言,一个旧片区的成功改造,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居民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此外,在政策的支持下,老旧片区的改造需要专业的团队支撑。在改造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原本的结构,亦要添加现有元素,兼顾创意和安全生产,需要系统性的统筹规划和执行。更重要的一点,老旧厂房的改造更新并非是“复制粘贴”,而是要“注入灵魂”。“如果不能找到适合的‘个性’定位,它最终只会沦为一瞬即逝的‘网红地’”。陈兴朝说道。
希望能通过多方努力,“唤醒”更多的老旧闲置地块,经过改造再利用,实现文商旅融合多元业态发展,成为城市街头的亮丽风景线。
江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阳江日报
编辑|谭小惠
审校|敖玉婷
审核|杨广恒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江城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矩阵点阅。
点击识别,长按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