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网讯“一开始只是抱着来体验的心态参加,没想到从授课老师到课程内容及全程服务都这么用心”“在‘青年夜校’不仅能够学艺,还能够收获一段特殊的成长之旅”“与其下班后宅家躺平刷手机,不如来‘青年夜校’去‘班味’”“真没想到,在县城可以免费接触化妆、搏击、养生、心灵疗愈这些既新潮又有趣的课程”......泾县“青年夜校”开课一个月来,线上线下好评如潮。
解锁青年新“夜”态,服务青年不打烊。自11月以来,团泾县县委精准聚焦县域青年实际需求,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整合社会公益资源,依托泾县文化底蕴,积极打造“青年夜校”项目,受到广大青年关注和青睐,“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俨然成为小城青年新式夜生活的风向标,“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氛围日益浓厚。
搏击课
年轻人“点单”——开青年感兴趣能提升的夜校课程
早在8月底,团泾县县委就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关于“青年夜校”的调查问卷,从夜校怎么上,到希望开哪些课程,再到提出期待和建议等,呼吁青年通过扫描问卷二维码勾选自己心仪的“青年夜校”。在团泾县县委书记陈慧看来,“青年夜校”一期、二期课程开课以来之所以夜夜受欢迎、课课受好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准了青年需求。
既然推出“青年夜校”项目的初衷是为了满足泾县青年在文化生活、身心健康、社交拓展等精神层面的实际需求,提升青年综合文化素养,助力青年人才持续学习、高效成长、互促进步,那么就必须坚持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从当代青年特点出发,结合泾县工作实际“开门办学”。
为此,团县委在开课前期结合线上调查问卷和线下座谈交流,在课程内容、开课时间、课程周期、费用收取等方面征求青年意见建议1300余条。在课程设置方面包含运动健身类、文化艺术类、职业发展类、技能培训类四大类,细分为太极拳、书法、摄影等十余门具体课程,形成“系统课+体验课”模式,同时夜校不同种类课程交叉式开展,切实满足青年差异化需求。针对单身青年交友需求,创新开展“周四桌游社交趴”活动,于每周四晚上常态化组织单身适龄青年以“游”会友,为青年提供“解压+玩乐+社交+赋能”的四重体验。
公职就业公益课
社会化“联手”——做青年经常来可持续的夜校项目
11月8日,泾县“青年之家”揭牌现场,团县委为“青年夜校”首期课程教师颁发聘书,不仅标志着该县青年自此有了自己的“家”,同时依托“青年之家”开设的“青年夜校”也正式开课。作为团县委联系服务青年的新载体,“青年之家”面积约600平方米,包含“青春会客厅”“青年志愿者之家”“青年人才驿站”“暖新驿站”“爱的转角”“青年夜校”“青春剧场”等七个功能区,满足了为青年提供思想交流、公益志愿、就业创业、休闲交友、学习成长等服务的需求。
为了坚持“青年夜校”的公益属性,团县委在教学场地上借助“青年之家”等团属阵地,并积极争取社会化公益合作。整合县域内文体培训资源,与泾县伟诺艺术培训学校等七家社会机构达成长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先考虑社会公益力量作为授课教师资源,如青联委员、校地合作高校青年教师等,大大降低课程成本,让青年以最实惠的价格享受更高质量的课程。同时为聘任教师颁发聘任证书,进行考核评优,激励教师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在夜校管理上,引入泾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九家团属社会组织,制订《泾县青年夜校运行机制》,组建“团干部+志愿者”的工作骨干队伍,创立了“团委牵头统筹、团属社会组织运营管理、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参与”的运行模式,确保“青年夜校”长期健康运转。
软笔书法课
八段锦课程
获得感“拉满”——创青年立得住叫得响的夜校品牌
在美妆课解锁美丽、在拳击课火力全开、在饮食养生局拒绝“脆皮”、在声音塑造公益课练就好声音、在公职就业公益课成“公”上岸......在泾县“青年夜校”,除了专属“入学通知书”、定制“考勤集章卡”让开课充满了仪式感,陆续开设的10类长期课程、5堂公益课程让前来参与的学员直呼过瘾,获得感“拉满”。
据悉,为了更好地发挥共青团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增强“青年夜校”的服务属性,团县委为“青年夜校”提供了全流程精细化服务。开课前发布“保姆式”抢课攻略,融媒体、自媒体、泾县青年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报名链接,方便学员成功报名心仪课程;每门课程配备联络员跟班服务管理,配合老师做好教学安排和学员签到管理;创建“学员+教资交流群”,进行意见收集、上课提醒、授课内容调整等信息通知;精心设计准备入学通知书、考勤集章卡等入学礼包,上满一期课程的学员即可凭集章卡领取团团周边小礼品,为学员拉满课程仪式感,提升青年人就学积极性,在青年群体中逐步形成了学习滋养兴趣、兴趣驱动学习的良性循环。
陈慧介绍,下一步,团县委将继续以“青年夜校”为载体,聚焦该县青年实际需求,链接更多专业化资源,不断丰富课程内容,衍生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青年夜校”活动,切实发挥好共青团组织、引领、凝聚、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实现“青年夜校”从“一夜爆红”到“一路长红”。
安徽青年报、安青网记者谢婷婷 通讯员朱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