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战时期,华漕地区对于青东抗日游击武装来说,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12月13日,第11个国家公祭日,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在闵行区华漕镇正式开馆。据悉,这是全市首个街镇级抗战纪念馆,集中反映了华漕地区积极投身抗日斗争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巨大牺牲,将通过不断挖掘、保护和焕活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新打造的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位于华漕镇北街17号,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较全面地回顾了在全国及上海郊县抗战整体形势中,华漕这片土地上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致敬华漕人民武装力量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不朽功绩。
据档案资料记载,“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有一支500人的部队,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浙别动队一支队三大队”。他们活跃在上海西郊的华漕地区,与日军浴血奋战,最终大部壮烈牺牲。
1937年10月20日晚,三大队突然接到支队部命令,连夜开赴华漕前线,接替胡宗南部队保卫在苏州河南岸500米长的防线。次日拂晓时分到达华漕后,大队长任达命令二中队、三中队宿营休息,营地位于原唐祖庙。他带领一中队继续前行,经由浜北桥进入北岸阵地,首次与日军正面作战。战士们坚持战斗两昼夜,打退敌人的进攻,守住了阵地,直至国民党54师来接防。
可是,在营地休息的二中队、三中队却遭到了十几架日军飞机的突然袭击,致使睡梦中的队员们大部分牺牲,幸存者只有五六十人。牺牲的烈士遗体被埋葬于一个很大的炸弹坑里。其后,由于部队幸存太少,加之国民党军队战败后已陆续撤出上海,三大队遂就地解散。
日军轰炸的战士宿营地,就在今天的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附近位置,而牺牲烈士的墓地就在华漕镇华漕村北街5号、7号左右。
如今的陈列馆共设6个展示篇章,分别以“鱼米之乡,洞见华漕”“浴血淞沪,气壮山河”“发展武装,挺进敌后”“百业萧条,日军暴行”“坚守华漕,抗战奇兵”“英烈忠骨,永垂不朽”为主题进行空间布局,展现华漕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
据介绍,为全面完整呈现抗战时期华漕地区的历史,自去年以来,华漕镇与上海市委党校、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专业机构一起开展史料收集、研究考证、系统策展等工作,先后走访了上海市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闵行、青浦、嘉定等区档案馆以及闵行区烈士陵园,并着重搜集研究上海县志、华漕志等地方方志,上海、江苏等地组织史,郊县抗战斗争史等文献资料,还邀请权威专家顾问,对华漕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在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建设过程中,研究团队明确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战斗于华漕一带的苏浙别动队第一支队第三大队是全民族抗战初期,上海党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武装队伍;二是抗战时期华漕地区对于青东抗日游击武装来说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这也更加坚定了华漕镇守好红色底蕴、擦亮红色名片的信心与决心。
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在现场表示,华漕抗战具有统一战线的生动范例、英勇抗战彪炳史册,是民间抗战记忆与传播的优秀案例,华漕要将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重要平台,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报告会、宣讲团、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青少年走进陈列馆,感受华漕红色基因。
今天的活动上,华漕镇还宣布成立“聚前湾红色文化宣讲团”,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王海滨等成为第一批宣讲员。未来,华漕将通过持续吸纳道德模范、社区达人、学校师生、白领职工、宣讲骨干等成员,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华漕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在现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还赠予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一批藏书与研究成果,这批书籍将作为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的重要资源,为前来参观的群众了解抗战历史提供史料依据。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将通过专题研讨、专家授课、巡展特展、主题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