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环境很恶劣,而在沙漠深处有一条长522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但出乎意料的是,公路旁每隔4公里就有一口水井。
不仅如此,每口水井都住着一对“特殊”夫妻,许多人称之为“水井房夫妻”,甚至有夫妻在这里住了十多年不曾离开。
那么,这些水井有什么作用?环境如此恶劣,水井夫妻为何会住在这里?
沙漠恶劣
我们都知道进入沙漠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没有很好的准备措施,贸然走进沙漠会有生命危险,就拿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说起。
塔克拉玛干沙漠从远处观察,会发现,几乎望不到边际,除了沙子还是沙子。
在这样庞大的数字面积下,从而造就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世界第二大沙漠事实,而作为沙漠危险性,塔克拉玛干沙漠同样具备,它还被人称为“生命禁区”。
这起源于塔克拉玛沙漠的流动性以及气温情况。
众所周知,在沙漠上,每隔一段时间会有沙尘暴形成,这是无法避免情况,相对于其他沙漠而言,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暴最为频繁,从而让沙子流动性比较频繁。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倘若有东西遗留在沙漠中,即便能找到准确位置,依旧还是找不到东西,这是因为伴随着流动性,东西很有可能转移位置。
再者就是气温情况,沙漠通常白天温度较高,夜晚较低,两者温差很大,塔克拉玛干沙漠最高气温能达到67.2℃,最低气温根据季节变化,达到零下。
再加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降水量减少,很少下雨,使得这样的干旱程度异常强烈,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看到“海市蜃楼”。
如此恶劣的环境,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乎除了梭梭树和梭梭草外,几乎很少有其他植被,而生存下来的植被也是耐干旱耐高温的。
然而,正是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不好导致交通不便,1995年,塔里木石油公司联合政府一起开展了公路建设。
沙漠绿化
在他们帮助下,塔克拉玛干深处开始连接着一条长达522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它的产生,使得来往车辆比较方便,同时也为以后防沙绿化奠定基础。
不过伴随着时间推移,塔里木沙漠公路建设没多久后,公司和部门又要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公路防护措施。
要明白,一条公路建设如果是在城市中,绿化可能不会那么重要,但沙漠中可不一样,塔克拉玛干沙漠本身就是流动性较强沙漠,沙尘暴不断,这些问题会导致公路被沙子覆盖。
针对这种现象,2003年,公司和部门开展了绿化工程,先是通过草方格等方法进行防沙治理,等防沙稳定后,再开始种植植被。
央视网,塔克拉玛干沙漠守井人,“死亡之海”中的守绿者,2024年8月22日
值得一提的是,像梭梭树、红柳等植被都是耐旱耐盐,为防护工作提供屏障,就这样,2005年,一条436公里防护林油然而生,植被达到2000万株,帮衬在公路两旁。
做完这些工作时,因为植被需要定时的灌溉和养护,石油公司索性就在公路每隔4公里,打造一个水井,总计108口,采用滴水灌溉技术为植被提供水源。
为此,公司还招聘了一些绿化护工,这些绿化护工大都是五六十岁年纪,并且还是夫妻,可以说,每一口水井房都有一对夫妻,因此被许多人称为“水井房夫妻”。
自从当了护工后,这些水井房夫妻主要任务就是养护自身4公里以内的20万棵树木,在这4公里有56个水阀,以确保树木每26天能够喝一次水。
当然,虽说工作简单,但每天行程复杂以及环境恶劣使得一部分人刚工作没几天就选择离开,但还有一部分人却坚持十多年。
就比如王亚斌和魏亚丽夫妻两人。
生活艰苦
作为最早一批守水井的夫妻,王亚斌和魏亚丽两人起初刚得到这份工作后并不适应,按照夫妻两人表示,与其他人一样,都是过了几天就回去。
不过两人能坚持,回家没过几天又重新回来工作,就这样,两人默默无闻工作十多年。
王亚斌和魏亚丽夫妻每天工作日常虽然简单,但却复杂,行程安排的满档,除了定时几个月进行灌溉外,每天还要对灌溉设备检查。
倘若有异常就需要及时处理,就比如水压表,王亚斌夫妻每天都会对水压表进行检查,通过智能阀门检测4公里每一处阀门。
同时,还要在4公里范围内奔走,检查每一处植被是否完好,尽管事情简单,但夫妻两人感觉十分孤独和艰苦。
刚到来,夫妻两人的用水就通过保障车运输过来,每周会有500公斤水负责他们日常生活,但这些水,他们必须节省,比如做饭的水可以用来浇花等等。
用电方面,起初是用发动机带动地下抽水,但因为环境影响,导致电力缺乏,时常停止运作。
再加上每次会有沙尘暴,使得一觉醒来,屋内都是沙子。可即便如此,夫妻两人依旧坚持十多年,不曾离开。
在他们看来,护林是他们职责,一旦做了就必须做好,同时在收入方面还很乐观,夫妻两人总共5000元,省下来一年能得到三四万元。
伴随着环境恶劣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如今石油公司已经给他们建立一个太阳能光伏板,提供持续电力,虽然手机信号时常断开,但也让这些人不再孤单。
空调,冰箱,电视机洋洋俱全,为此,108位水井人网上建立一个群聊,时常进行对话,和工作上探讨,生活得到改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