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下午4点半就放学;现在,课后延时服务到6点。孩子可以在校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活动,家长也不用赶时间接孩子放学,工作生活两不误。”近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路小学门口,一名等候接孩子的家长高兴地说。
据东昌府区东昌路小学教务主任王信勇介绍,为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该校向家委会广泛征求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内容的意向意见,通过挖掘校内教师资源,积极联系公益组织和社会志愿者,最终确定艺术类、科技类和体育类共三大项14个特色社团,充分利用教室、操场、多功能室及图书室等场地,让“四点半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张扬孩子个性的平台。
为彻底解决困扰家长的“学生放学早、作业辅导难、校外辅导贵、放学无人管”的问题,东昌府区教体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实现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各学校在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实现“书面作业不进家”的基础上,开设“课程超市”,实行“菜单”式选课,把课后服务变成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促进了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东昌府区义务教育学校因地制宜设计课后服务项目,按照”一校一方案”的原则,组织实施并对服务内容、质量进行管理。以班级为单位统计有需求的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兴趣特点,采取分类编组的方式进行。服务时长原则上不低于1小时进行,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可以提供进一步延时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家长接孩子的难题。
在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的快乐成长,努力打造有新意、有温度的课后服务,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课后延时服务让我能够尽快完成作业,提高自律性和准确性,同时在足球特长班里学到了如何团结同学,理解了团结的重要性。”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曾思煜说。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解决了家长们不能及时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还能让孩子在校园里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东昌府区光明小学在落实“双减”政策、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校不仅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还成功将非遗文化融入课后延时服务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在课程开设方面,光明小学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之路,通过开设非遗课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根据教师特长开设多样化课程,如书法、剪纸等,让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挥最大价值。其中,剪纸和面塑课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一大亮点。在剪纸课堂上,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如何运用剪刀和纸张,通过巧妙的折叠和剪裁,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目前,东昌府区中小学共开设个性化服务项目40余种,提供课后服务活动800余次,覆盖率92.8%,体现了普惠性、自愿性、多主体和多样化的特点。东昌府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学成表示,课后个性化服务是回应当下社会关切、强化育人成效、深化“双减”内涵式落地的时代课题。东昌府区将继续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赋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的机会。
(大众新闻记者 高田 通讯员 左佑中 张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