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由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主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数字经济教育发展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怀士堂隆重举办。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等约10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18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数字经济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创新,携手绘制数字经济教育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学科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李善民,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林建浩,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花林等嘉宾出席了会议。
开幕论坛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
开幕式致辞
以“数字中国建设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开幕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启,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林建浩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
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李善民首先致辞,他代表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李善民教授指出,今年是中山大学世纪华诞,也是中山大学经济学科建设100周年,首届全国高校数字经济教育发展论坛在中山大学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全国各高校数字经济教育提供思想碰撞、交流合作的平台,探索科技创新与教育融合的新路径,为推动全国高校数字经济教育的快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在致辞中代表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承办首届教育发展论坛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他指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需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各高校应积极探索构建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注重校内外导师队伍组建、产教融合基地建设等,结合自身优势和地域特点进行差异化发展。教指委已组织编写了10门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正在编写《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等文件,未来将常态化举办全国数字经济学术年会、教育发展论坛、案例大赛等活动。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将和各培养单位一起努力,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培养数字文明时代世界一流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
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环节由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主持。
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发表“数字贸易平台与中国创新变革”的演讲,强调数字技术在推动中国创新变革中的核心作用。黄教授指出数字贸易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创新,推动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这种融合带来了组织、方法和规则的三重变革,尤其是在组织创新方面,数字平台如同无边界的“类孵化器”,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以“数据要素价值化与数据基础设施”为题发表了演讲,他指出,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其价值化过程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构建完善的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提出通过优化数据流通机制、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以及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可以有效提升数据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花林以“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为题展开演讲。谢教授分享了数字经济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作用。他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生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数字化交易平台可以促进生态产品的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探讨了数字经济如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环节由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部部长、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小平主持。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平发表了关于“数字经济创新与监管”的演讲。林教授指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监管挑战,传统的监管模式已无法适应数字经济的复杂性。他分享了对当前数字平台监管困境的见解,提出监管创新应聚焦于制定更为灵活、前瞻性的政策,既要防止市场垄断,也不能抑制技术创新。
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就“数字经济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展开分享。张教授强调,数字经济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经济结构和商业模式的根本变革。他还详细阐述了当前数字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内容,并提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可操作性方案,为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建设性思考。
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徐龙炳在“转型与专业学位品牌建设探索与思考”的主题分享中,深入分析了专业学位品牌建设与转型的关键要素和路径。徐教授强调,专业学位教育应紧密对接行业需求,结合市场实践,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此外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案例教学、产教融合、双导师制等创新模式,提升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龚强围绕“数智时代下研究与教育之挑战”的主题,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应用,介绍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龚教授认为,教育者应积极引入智能技术,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他还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者们打破学科界限,共同探索数智时代的新机遇。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环节由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乔晗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三希,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吴绪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以及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张春光参与讨论。
李三希教授强调了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应适应时代需求、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并提到当前高校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共同困难,如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团队组建,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辛勇飞从研究机构的角度,阐述了他们对于数字经济人才的需求要点,并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多元知识融合等,以应对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挑战。
吴绪亮强调了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指出人才需求大、专业涉及面广、发展变化快;提出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包括洞察力、国际视野和技术经济交叉背景等;建议建立校外导师制以帮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
张春光提到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缺口大,需要培养具备数据挖掘、分析和决策能力的专业人才。他还提到了新兴职位如首席数据官和首席人工智能官的良好前景,以及这些岗位对数据分析能力的要求。
最后,李三希教授对圆桌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未来各数字经济专硕培养单位在培养高层次的数字经济综合性专业人才过程中应注重实践导向,加大产教融合,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理论功底。
平行论坛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岭南堂
14日下午,三个平行论坛在岭南堂同步举行,分别聚焦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与案例建设、教材建设、学位论文。论坛包含嘉宾分享及自由交流环节。
平行论坛(一)
主题: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与案例建设
“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与案例建设”论坛由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敏学担任主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杜雯翠,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香中文大学数字经济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柯荣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唐宜红,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洪梅分别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对案例建设做了分享。
平行论坛(二)
主题: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
“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论坛由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严兵担任主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字经济专硕项目学术主任陈斯维、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红军、武汉大学数字经济专硕项目主任魏立佳、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姚灿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周开国分别围绕如何开展教材建设进行讨论。
平行论坛(三)
主题: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与学位论文
“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与学位论文”论坛由全国数字经济教指委委员、厦门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熙乾担任主持。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马莉莉,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副院长邓军,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院长何小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孙楚仁,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王贤彬分别就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和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做了分享。
首届全国高校数字经济教育发展论坛在各平行论坛的热烈交流与探讨中圆满落下帷幕。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旨在通过此次论坛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推动各高校不断探索和完善数字经济专硕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输送兼具深厚理论素养与出色实践能力的高端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