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职业”没人学
一斤能卖两万六,放市场售卖瞬间便被一扫而空,一年仅工作一个月便能“财富自由”,而就是这么一个高薪职业,在雅砻江却仅剩一人从事,甚至连其后代都表示称“宁可打工也不学”。
而这个职业就是采燕窝,燕窝何等价值不言而喻,其珍贵程度人尽皆知,但为何采燕窝人的数量却一直在下减,以至于传给自己儿子都被“嫌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后的采燕窝人
提到采燕窝,大部分人都不认为这是什么技术活,毕竟是“采燕窝”,唯一的难处应该就是不好找。
实际上并非如此,采燕窝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非常考验技巧,且十分危险,而在四川雅砻江河岸就有着一批“祖传”采燕窝人。
在十几年前,当地“燕窝小队”还有五六人,而到了如今,这支队伍仅剩下一人,而他就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余成明。
在1979年,余成明“拜师”村中两位八九十岁的老村民,从他们手中学会了采燕窝这项技能,紧接着便以燕窝为生,他也目睹了燕窝价值由2块一两涨到一两千一两的起伏过程。
对余成明的采访是在2019年,正如大伙想的一般,燕窝很挣钱,在这过程中,余成明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在那年所采摘的收获。
像那种品相平平的是按个卖的,一个能卖到一二百块,对此余成明表示,一年下来的话,这种品相的能采五六百个,其采集时间主要为四月到五月份,也就是一个月时间左右。
按照500个,一个100来算,打底也能卖5万,而在余成明那儿还有一级品燕窝,这种燕窝论两卖,一两售价2600,而且供不应求,有时候自己还没去采,就有人打电话预定。
写作不易,希望各位观众姥爷理解,作者写作需查阅不少资料,每天也是在公司上班写文章,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只为碎银几两,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抛去采集成本,一年净收入要有五六万,提到这儿肯定有人想,一年五六万好像不夸张啊?但要明白,就像上述说的一样,一年只有四到五月份工作。
显然,这份工作在我们眼中,诱惑力是极大的,可就是没人去学,其根本性原因从余成明的采摘过程中可以明白,对于每次采燕窝,硬让余成明形容的话只有两个字——“搏命”!
“以命换钱”
采燕窝比我们想象的要凶险千倍万倍,其主要工具为攀岩绳和套取燕窝的伸缩套杆,单是绳索的价格就要上千。
余成明知道的燕窝共有42个,无一例外都是在极为险峻的悬崖旁,上山的路非常艰险,只能从一处狭小的小道摸索着前进,而且时不时还有山石滚落,没路的话还要在只能放下半个脚的崖边行走。
这可不像我们想的登山,有什么套索安全绳,一个不小心所面临的就是“万丈深渊”,这样的情况中,采燕窝人的双手要扣着岩石或拉着藤条,十分考验自身的攀登能力,而且基本可以说没有容错。
燕窝通常处于悬崖的中间位置,采燕窝人需要在靠着绳子在半山腰下滑,设想一下低头就是深不见底的沟谷,周围群山耸立,而自己还要靠着绳子滑荡进一片漆黑的燕洞,光想想就要冒冷汗。
据余成明的过程来说,进入燕洞的过程如在悬崖上荡秋千,极其耗费体力,而且每次返回后,自己的手指上也全是血丝,因为经常靠手指扣岩缝的缘故,余成明的指甲已经长不出来了。
这样凶险的采集,余成明干了40年,每一次采燕窝前,他都要先祭拜“山神”,祈祷这一次也能顺利回家。
不过就算他经验在丰富,准备的东西再完善,也无法做到完全避免意外发生,余成明有小十次在荡进洞的时候意外撞上岩壁,断几根肋骨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悬崖采燕窝的绝技是他所在的海子村世代赖以生存的技术,随着生活条件一年比一年好,很多采燕窝人都放弃了这门技术,毕竟危险系数太高了,一旦出现意外掉下去肯定没命,因此如今村中只有余成明一人还在坚持。
这种祖辈传下来的营生手段,余成明不想让其断了传承的,在早些年的时候,他有意去教两个儿子,可换来的则是两儿子一致的拒绝。
难以传承的绝技
采燕窝并非只靠一人就能完成,通常情况需要一到两个帮手,而余成明作为老师傅,硬让其一人采集也能做到,不过要费很大力。
余成明有搭档,这方面的选人肯定要是最亲近的,因此其帮手主要是自己儿子和舅子,他也有尝试去让俩儿子下悬崖采集。
一开始两个儿子还挺激动的,想着挺刺激自己爹干那么久都没发生什么大意外,可眼见真要下去的时候,才明白自己老爹的不容易,才明白什么叫做“以命搏钱”。
据大儿子余正才所言,自己第一次和父亲采燕窝的时候,余成明带着他站悬崖旁讲解攀岩技巧,而自己只不过往下看了看便全身发抖,100多米的悬崖让他腿都是软的,下去绝不可能。
而二儿子余正华同样如此,他表示说,采燕窝是挣钱,但人站悬崖旁都心慌,自己根本干不来,他们宁可打零工也不会跟着父亲学采燕窝。
放在之前余成明还是会想法劝说儿子学会这门技巧,把这绝技传承下去,但在现在,作为父亲的他已经不希望他们从事这行了,毕竟太危险了,他何尝不怕白发人送黑发人。
采燕窝还有必要吗?
燕窝是金丝燕第一次筑巢喉部分泌的粘液凝结而成,含有大量的窝酸、蛋白质、水溶性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是一种很好的天然养生产品,而且科学采燕窝并不会破坏生态,哪怕没人采,这个燕窝在等小燕长大后也会被金丝燕荒废。
所以采燕窝的行为并没有必不必要一说,对余正华而言,它已经不单单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他知道每次采集都充满危险,但其已经融入了生活,成了他的热爱。
或许在我们看来,这种充满风险的技术没必要传承,如今只要勤奋都能够养家糊口,没必要让后人继续从事这行。
但要说眼睁睁看着这门手艺失传,这位对采燕技艺倾尽心血的老采燕人心中定是不舍、定是不甘的,或许在余正华再也攀不上高崖那刻,这门技艺也会彻底消失在当今社会,对此各位老铁有什么看法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