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报记者 袁 艺

今年秋天,姑苏区青少年宫新发布“行走姑苏 研习传美”之“子城探古”研学课程,来自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的小学生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手中接过研学旗帜,开启姑苏子城的历史文化之旅,献礼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

近年来,姑苏区青少年宫立足鲜明的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苏式校园”品牌打造,以文化为核、教育为本、旅游为形,充分整合古城优质资源,全面推出“行走姑苏 研习传美”系列研学活动课程。课程创新探索“世遗+研学”新模式,通过开辟校外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亲历遗产、触摸遗产。

三年来,参与学生群体超过2万人次。“行走姑苏 研习传美”获评2022年苏州市百个重点志愿服务项目,更获得了2022“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之“未来之星奖”。广大青少年在“行走姑苏”的课堂中深入探寻古城魅力,了解姑苏丰厚底蕴,在触摸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文脉的过程中激发热爱苏州、保护古城的情感自觉,激发传承江南文化、共建美好姑苏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和能力,成为世遗保护的新生力量。

14条线路立体化感知四季姑苏,覆盖姑苏区44所小学的“第二课堂”

截至目前,姑苏区青少年宫研发的“行走姑苏 研习传美”已经累计打造出14条世遗研学线路,包括“古城风韵”“运河之美”“百年老店”“古韵今风”“藕前品曲”“佳耦天城”“人间烟火”等,囊括区域内世界文化遗产点、苏州园林、各类博物馆、百年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形成了以游学体验为主线,融合主题课程、系列讲座、非遗技艺体验等形式的世界遗产保护教育模式,受到区域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春天,孩子们从百花洲出发,行走最美苏州健身步道;穿越盘门三景,领悟古城风韵;拼搭宫灯,感受非遗之美。夏天,赏沧浪之水,品复廊之趣;追溯庙学百年文脉,寻味北宋古乐钟鸣、读书诵读的痕迹;走近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城市平面图——平江图碑,体验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拓印。秋天,漫步姑苏小巷,聆听街巷历史故事;了解古代科举制度与苏州的状元文化;探秘双塔历史和塔刹建造方法;寻味非遗体验紫砂陶艺。冬天,参观桃花坞历史文化街区,走进唐伯虎故居,了解江南才子与桃花坞木刻年画人文历史,学习传统技艺木刻年画套版印刷。

目前,活动不仅排入姑苏区44所小学的教学日程,还引起区域内中学的关注,每年寒假、暑假吸引大批学生参加。学生通过走街串巷,看世遗、学精粹、品特产,用脚丈量古城,用手触摸遗产,用心感悟传统,在游中学、学中悟、悟中思、思中行。家长志愿者也纷纷表示“有幸参加活动,看到孩子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孩子全面发展,意义非凡,收获很大”。

前不久,姑苏区青少年宫与西安市未央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今年寒假启动苏陕研学,贯通“汉风唐韵”与“江南文化”,进一步拓展研学课堂的宽度与广度。

多方参与多元指导严谨论证,“活化”利用文化遗产链接未来

姑苏区青少年宫主任杨玲介绍,“行走姑苏 研习传美”世遗研学之旅系列活动在姑苏区教体文旅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育、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协同的体制机制优势,由姑苏区青少年宫牵头,联合了政府部门如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国防动员部门、姑苏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以及社会组织如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姑苏区非遗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如团区委、姑苏区妇联、姑苏区科协、姑苏区关工委、少工委、姑苏区老字号协会,还有区内各教育集团学校及专业第三方机构等资源。

在推进过程中,各相关方紧密合作,根据不同主题线路成立教育、文化、园林、旅游、心理等跨学科的专家组,从前期主题设计、内容选择、行走线路安排,到中期方案论证、老师备课、环节设计,再到后期学生研学体验、交流、展示、总结等,形成了一个严谨的“行走研习”教育联合体。活动旨在通过“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结合青少年发展需要和个性特点,研发可复制、可推广的研学线路,引导学生在行中学、在学中行,把历史文化、美育、国际知识教育融化在学生喜闻乐见的行走研习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提高他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知识与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原主任周苏宁评价说,该项目构建的“专家指导、多方参与、专业执行、多元传播”整体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价值和领先作用,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通过本活动的探索实践,证明各类世界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价值禀赋良好的教育资源,将它与青少年研学旅行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丰富研学旅行的内容层次,开拓新的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可以将其文化内涵系统地传承给广大中小学生,使学生群体更直观、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遗产、保护世界遗产、传承世界遗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使他们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未来力量。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下一步,姑苏区青少年宫计划尝试运用图、文、声、像、音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沉浸式的研习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立体、形象、生动地了解各种世界遗产资源。开发交互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如制作三维图形展示、录制音频故事、设计研学体验电子成果册等,丰富了各类世界遗产、传统文化资源的宣传展示传播方式。

系统化研学成果立体化传播,“人文+教育”激发更多社会协作力量

“行走姑苏 研习传美”的塑造是融合型、多元的,它的输出亦是丰富多彩。

除了研学本身,姑苏区青少年宫推出相关世界遗产保护主题少儿读本2册,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约40场、成果展览2个。活动中既有世遗知识、技能的传播,也有媒体、公众的传播,多元化的传播模式,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世遗保护利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据统计,“行走姑苏 研习传美”涉及网红打卡街区8处、园林8处、博物馆12处、姑苏老字号10处、非遗体验课程14个。这种模式大力推动了世遗青少年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多个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并形成了共赢的合作机制,也拓展了未来合作发展的路径和空间。

“世遗保护的核心主题使研学更具核心竞争力,也有效带动了世遗点位的人流量。非遗技艺的科学利用,同时激发了传承人开发新的非遗课程和衍生更多文创产品,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公益属性的活动唤醒了世遗保护不同主体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投入青少年教育,不断提升了本活动的影响力,又给多方主体带来了更好的宣传效果,共促世遗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昕表示。

杨玲表示,保护好传承好古城历史文化遗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未来姑苏区青少年宫将在姑苏区教体文旅委的指导下,继续切实担负起古城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联合多方力量,盘活和整合姑苏古城社会教育和人文教育等优势资源,通过打造“行走的研学课程”,积极构建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希望通过“行走姑苏 研习传美”研学活动,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走出传统课堂,在吴文化一脉相承的深厚沃土上,沉浸式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