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全国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传来喜讯:中华环保联合会揭晓了全国24个“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其中,凉城县申报的《美丽县城案例》成功入选《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这项成绩是凉城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凉城县委、政府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全县上下以“稳中游、争上游、进前列”为目标,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强县、奶业振兴强县、肉牛产业强县、能源输出强县和全域全季旅游强县,各项工作成果丰硕。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凉城县岱海湖面面积47.3平方公里,比年初增长4.5平方公里;到11月末,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累计补水4900多万立方米。这样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凉城县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推进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森林草原湿地保护修复等工作。多年来,凉城县以建设生态文明强县为目标,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工作上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入围“全国第五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2023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序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清晨,麦胡图镇苜胜行政村二道坝的李桂兰正在养牛场里忙碌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繁育母牛在悠闲地吃着草料。李桂兰说,以前,她家没有启动资金和缺乏养殖经验,只养了两头牛。近年来,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依托县里实施的肉牛养殖“倍增计划”政策扶持,她家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我家今年又花5700元买了一头牛,国家还补贴了5000元,日子越来越红火。”李桂兰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凉城县以打造奶业振兴强县、肉牛产业强县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奶业基地建设,大力扶持海高牧业、金石牧业、圣田农牧业等奶牛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同时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以及其他专项扶持资金,出台多项激励政策,发展肉牛规模养殖,促进奶牛、肉牛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在位于马头山区的曹碾满族乡150万千瓦大型风电项目建设现场,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的工人们正在进行今年的收尾工程。该项目是自治区实施“风光战略 绿电进京”的重点工程,现已实现200台风机并网发电,用凉城的风点亮北京的灯,真正实现了“绿电进京”。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如今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绿色工业格局初步构建,正稳步推进能源输出强县建设,努力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上展现凉城新的作为。
在凉城县中部的岱海温泉冰雪小镇,群山环绕的凉城国际滑雪场银装素裹,来自全国多地的滑雪运动员和滑雪爱好者齐聚这里,尽享冰雪运动的乐趣。陕西省榆林市的滑雪爱好者方浩已经连续4年来凉城国际滑雪场滑雪,在高级道上飞驰而下的感觉,让他的心情格外愉悦。方浩说:“凉城国际滑雪场很有性价比,我今天一到就迫不及待地开了一次板儿,滑了3趟,感觉非常棒,这里是我今年开板儿的第一站。”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凉城国际滑雪场专门建设了滑雪研学基地,并聘请专业教练对孩子们进行指导。正在这里滑雪的凉城县第一小学学生张浩洋说:“我特别喜欢冬天,每年都来这儿训练,从高山上滑下来感觉特别爽,平时学习的压力也减轻了很多。”
近年来,凉城县持续建设全域全季旅游强县,充分利用岱海、蛮汉山、马刨温泉、凉城滑雪场、绥蒙革命纪念园等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动康养避暑、温泉疗养、冰雪运动、特色民宿、红色研学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全面打响“到凉城乘凉,品五谷之香”“滑雪泡温泉,舒爽过冬天”旅游品牌,全力建设“京津冀”“呼包鄂”“乌大张”康养后花园和休闲度假目的地。
新年临近,在凉城县世纪粮行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工人们熟练地将各类杂粮产品以及新推出的杂粮炒货打包、封装,为全国各地的订单备货出货。近年来,凉城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提质增效、第二产业提质扩量、第三产业提质升级,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链接,为凉城县特色旱作杂粮打开了通向外界的辽阔市场,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凉城凉、旱杂粮”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区域品牌。
今年以来,凉城县以发展“一粮两牛”为重点,精心打造“看禾选种”平台、燕麦良种繁育基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94.5万亩,粮食产量达4.15亿斤。奶业基地、肉牛产业持续壮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奶产量已达19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2.57万吨。一串串数字令人振奋,一项项成果提振精神,如今凉城县正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务实行动全力建设“五强”县,奋力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记者 王宗 通讯员 张利宁 尚云霞 张玲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