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眼中的廊坊,或许是一座蓬勃发展的现代都市,然而,隐藏在这座繁华都市外表之下的“里子”,却蕴含着数不胜数的文化宝藏。当您踏入这片土地,便会惊喜地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遥不可及的历史遗迹,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元素,它们就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聆听、去感受、去传承。
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览面积2000余平方米,汇聚了这片土地上千百年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馆内展品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手工艺、戏曲等十大文化类别。从精美绝伦的胜芳花灯到巧夺天工的永清核雕,从栩栩如生的固安面塑到别具韵味的固安柳编,每一项非遗项目都烙印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与历史痕迹,它们是传统文化与匠人智慧浇灌的结晶,为我们展示着廊坊的文化长卷。
古韵今辉,灯影凝华
胜芳灯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廊坊市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初已闻名京津华北一带。胜芳灯会中的花灯分为传统花灯和现代花灯,传统花灯则是胜芳花灯的精华,全凭手工扎制且不用一丝金属材料,品类多达2000余种。每逢佳节,胜芳镇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街头巷尾华灯璀璨,流光溢彩。2008年,胜芳灯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百年来,胜芳花灯照亮了岁月的长河,温暖了人们的心灵,成为廊坊人民心中永恒的文化印记。
第什里风筝。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第什里风筝起源于明永乐年间,发展于清乾隆时期,据说乾隆末期有一村民赵国才将第什里风筝奉献于“宫廷大宴——千叟宴”之上,从此打开了第什里风筝内廷供奉之门。此后,风筝匠人为满足达官显贵的要求,便不惜工本逐步将制作艺术推向了巅峰,最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第什里宫廷风筝”。2009年第什里风筝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固安柳编。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浮香编明月,柳丝手中萦
固安柳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独特的民间技艺,始于宋代,盛于清代,岁月的长河非但没有使其褪色,反而使其历久弥新。匠人们以柳枝、柳条为原料,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非凡的智慧,编织出各类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其工艺精细入微,样式丰富多样,不仅在当地百姓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以其优雅的气质、实用的特性,成了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每一根柳条,在匠人的巧手编织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幻化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彰显着民间工艺的无穷魅力。
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在这里,每一项展品都绝非普通的工艺品,它们如时间的胶囊,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传递着世代的心声。它们跨越时空的界限,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熠熠生辉,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神圣使命,将千年文化的火种代代相传。
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让我们一同走进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在这片传承千年的文化沃土上,细细品味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共同见证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来源:冀云客户端
记者:武海笑 刘婕影
编辑:井禹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