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出行的车乘

既是交通工具 也是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

坐上这辆“牛气十足”的车

感受北魏贵族的出行“仪式感”

01

这车,牛气十足!

在大同市博物馆

有这样一个“出行神器”

它是一辆牛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牛看起来是头敦实健硕的“憨厚牛”

四个蹄子踩在长方形的底座上

双目圆睁 后腿呈弯曲状

感觉“全身都在用力”

静中有动 牛气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后边是车厢

车尾开两扇门

车身两侧各开两扇窗

窗下分别有三个孔

可以用来插杆竖幔

因车盖呈椭圆形且顶部隆起像鳖甲

所以也称“牛拉鳖甲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同市博物馆展厅内,一辆按比例浇铸的牛车和复原的北魏贵族出行图。

北魏贵族备牛车鞍马

以乘坐牛车为荣耀和时尚

出行时车骑随从

伎乐百戏穿插其间

阵容庞大 威严显赫

这辆牛车应在车队中央

是墓主人宋绍祖的驾乘之车

02

出门坐牛车

北魏人给出三个推荐理由

缓慢悠闲的牛车

为何能成为北魏贵族的出行“标配”?

或许有这三个推荐理由

推荐理由1

因为行驶缓慢 所以舒适度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大部分路坑坑洼洼

木制的车轮子和地面“硬碰硬”

车跑得越快 颠簸得就越厉害

飞起的尘土也就越多

乘车的人不怎么好受

所以“投票”给了行驶缓慢的牛车

推荐理由2

因为行驶缓慢 所以坐得更稳

古代的车多是“敞篷车”

古人又很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车跑得快了

坐在上面的人难免东倒西歪

所以大家将目光投向缓慢平稳的牛车

这样无论路况如何

都能坐有坐相

推荐理由3

车厢大、能加围挡 私密性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车车厢较大

而且既能安装车篷

可以给车厢加帷幔进行遮挡

有了更好的私密性

人在车里可以自由坐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牛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一度超过马车

成为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

03

出个门儿要多大“排场”?

北魏贵族出行标配有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同市博物馆展厅内。

2000年 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座北魏墓葬群

其中包括敦煌公宋绍祖墓

墓中出土了6件陶车模型

分别是无顶轺车2件、鳖甲车2件、卷棚车2件

还有大量陶俑

包括甲骑具装俑、鸡冠帽骑马鼓吹俑、步兵俑、步行仪仗俑、胡人伎乐俑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8月25日,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展出的宋绍祖墓俑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成套陶车模型的发现

说明当时已经出现官员卤簿制度

(卤簿为古代仪仗制度,出行目的不同,仪仗规格也不同。)

车舆规格、式样都有一定规章可循

而且在出行队伍里

除了车辇(niǎn)、护卫队、仪仗队之外

还有舞蹈、吹奏等演员

尤其是伎乐杂耍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4月4日,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区,宋绍祖石椁出土文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宋绍祖是敦煌人

曾位居北魏幽州刺史

封爵敦煌公

是位“封疆大吏”

因此他墓中的随葬品

反映了北魏贵族及社会生活风貌

在悠然缓行的牛车里

窥见北魏人的生活状态

感受他们的慢节奏和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本日历逛遍全国博物馆!

跟着央视规划2025年文博之旅

请戳下方图片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