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作为实体经济承载主体,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近日,《成都市产业园区“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行动方案》和《成都市产业园区“尊商重商优环境攻坚”行动方案》相继印发。
《成都市产业园区“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将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推动实现“特色立园”,推进生产服务优质、生活配套便利、生态环境优美,提升产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成都市产业园区“尊商重商优环境攻坚”行动方案》提出,营造尊商重商的良好氛围,打造一流园区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园区经营主体的满意度。
●“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行动方案
“一园区 一规划”
明确产业园区发展路径
《行动方案》提出,将优化产业园区梯度布局体系。将以发展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园区整合纳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将以发展商务商贸、文化旅游、农业为主的园区设置为市级园区,构建“3+22+N”产业园区体系,印发《成都市产业园区清单》。
同时,划定产业园区空间地理边界,按照全市“3+22+N”产业园区体系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全市产业园区空间地理布局,精准划定产业园区空间边界。此外,还将编制产业园区五年发展规划,绘制产业图谱,提出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实现“一园区、一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方案》明确将建设产业园区信息管理系统,围绕“四链”融合发展、“镇园之宝”引培、招商引资促进、园区服务保障等核心工作,搭建一座通用数据底座,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打造高质量产业园区,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行动方案》在用地供给、能源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现代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住房保障、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园区风貌、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
用地供给方面,将优化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工业用地100%“标准地”出让,开展存量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行动,提高产业园区使用存量用地比重。
能源保障方面,建立重大产业项目能源建设保障服务工作机制,“一园一策”制定产业园区能源电力保障方案,加快推进电网项目建设,推广多形式用能、节能举措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升能源保供、多能互补、错峰用能水平。
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建设功能性、引领性、支撑性交通项目,提质产业园区公共交通服务,力争实现城市新区、中心城区产业园区轨道交通全连通。
现代物流体系方面,构建以“国际航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为核心的立体开放通道网络。加强出口运力保障,优化专业化物流服务,招引培育数智化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
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深化“5G+千兆宽带”为代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智慧园区”。
住房保障方面,加强产业园区人才安居服务,按需规划布局建设人才公寓。加大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将闲置、低效利用的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教育资源方面,依托“校局地”共建机制,引导重点园区链上企业与市属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共建,推动市属高职院校联合在蓉本科院校、优质企业打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医疗资源方面,针对性配置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多个医疗资源项目建设,开展急救知识培训,设立园区“中医角”。
园区风貌方面,推进园区绿道、“小微绿地”“金角银边”场景建设,加强与园区周边各级绿道的连通,构建园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
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推进园区内部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一批“无废工厂”“无废工业园区”。
●“尊商重商优环境攻坚”行动方案
“办事不出园区”
打造一流园区营商环境
《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聚焦经营主体关切,以优化企业服务为主线,以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为牵引,健全企业诉求办理闭环机制,加快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营造尊商重商的良好氛围,打造一流园区营商环境。通过实施尊商重商优环境攻坚行动,实现园区企业诉求的“收集-办理-反馈-问效”闭环管理,显著提升园区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园区项目招引促建机制,切实提升园区经营主体的满意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成都市将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健全园区企业问题诉求直报办理“啄木鸟”机制。坚持“抓住大企业、紧盯大行业、做实大产业”,按照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原则,市县协同、分层分类开展走访服务;强化“用户思维”和闭环管理,健全园区企业问题诉求分级分类办理机制,实现“收集-办理-反馈-问效”的园区企业诉求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完善为企服务长效工作机制,聚焦企业发展需要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以企业之“进”服务经济之“稳”。
此外,成都市还将建立园区企业“网格化”服务体系,提升企业服务质效。各区(市)县将按照因地制宜、分层分类的原则,优化完善企业服务网格化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企业服务覆盖面和专业化水平。
为了更直接地解决企业问题,成都市将定期开展“蓉易见·民企会客厅”进园区活动,推动现场解决企业个性问题,专题研究解决企业共性问题。切实为企业发展疏通堵点、化解痛点、消除难点。
同时,发挥媒体建设性监督作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媒体开展多种形式营商环境观察、企业诉求调研等活动,全方位宣传解读各级惠企政策举措。组织媒体以营商环境“观察员”身份,客观公正反映全市及各地区、各园区营商环境情况;以企业诉求“采集员”身份,收集反映经营主体的实际困难,将企业声音传递给相关部门;以惠企政策“宣讲员”身份,全方位宣传解读各级惠企政策举措,减少企业感受温差。
在项目管理方面,成都市将全市重大招引项目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分级预警,提速化解困难问题。建立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搭建招引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实时统计分析项目情况,开展项目调度管理预警,全面提升招引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达产率。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营商环境,成都市将实施“局长走流程”活动,对标世界银行、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全市产业园区营商环境无感监测。同时,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促进园区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围绕产业生态开展园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编制发布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提升为企服务事项的时效性、精准度。推动各产业园区科学设置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专区、站、点),实现“办事不出园区”;在提供便利化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更好统筹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叠加精准、个性、衍生和智慧四类服务,构建“园区事园区办”工作格局。
▶ 来源 | 成都日报
成都上新呐 | 舌尖上的超市:走入万家的美味军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