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地理科普平台
最全面的海量备考资源
金光穿孔
冬至将近,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孔”景观也将如期而至,这个奇观的产生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位于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是建造于清乾隆年间的一座石桥。桥全长150米,宽8米,包含17个拱形桥洞。在每年冬至日的傍晚时分,当夕阳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金黄色的余晖将十七个孔洞全部穿透照亮,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孔”。站在桥的西北侧,可以看到金色的落日余晖逐渐“穿过”桥洞,犹如在桥洞内点满明灯,仿佛打开了时空穿越之门。
傍晚时分的太阳高度角,为“金光穿孔”提供了适宜的光线高度。所谓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入射方向和目标地平面的夹角。在一年中,冬至日前后,太阳的位置最接近南回归线,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小。而在傍晚时分,正是太阳西落之时,阳光照射方向几乎与湖面平行,有利于光线直接射入到桥洞内壁上,进而产生“金光穿洞”的效果。
每年只有在冬至日前后的几天里,才会出现如此奇观美景。而“金光穿孔”景观效果与阳光光线强弱及大气的通透性密切相关,去观赏前了解天气情况十分必要。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晴朗或者晴朗少云,阳光充足、大气扩散条件好,同时伴随3级左右小北风。此外,天空中飘荡的少量云彩、桥洞下结冰有反光效果的湖面也都会增加景观效果。
在沙特阿拉伯的泰马绿洲有一块巨石,它被神奇地分成了这就是——阿纳斯拉巨石。
在1883年,英国的著名考古学家查尔斯·惠夫前往沙特,他在泰马荒漠中考察了一个多月,后来在南边的一处高地上发现了一块巨石。查尔斯·惠夫欣喜不已,它从未见过这样如此巨大的岩石,高约6.8米,宽约9.2米,厚2.6米。
查尔斯·惠夫回到英国之后,将该巨石命名为阿纳斯拉巨石,由此泰马绿洲和巨石也才广为人知。多年之后,又有很多西方学者前往泰马寻找阿纳斯拉巨石,研究这块巨石的来源,以及为什么它被切割的这么工整。他们将巨石表面的尘土都清理干净,结果发现表面上还有好几处神秘的岩画,有的描绘了动物,如野马和长颈鹿等,还有的描绘了一群人在舞蹈和狩猎时候的场景。考古专家们通过科学鉴定,发现这件岩石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当时也正好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这块巨石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去欣赏它的平衡和完美,有人将这块巨石称为岩石艺术,因为除了裂缝之外,仔细观察会发现,巨石上也有一些神秘的岩画。
考古学家发现,在很遥远的古代,巨石所在地是有人生活的。这里曾经是古巴比伦王国,在古代曾经是繁华的商路。巨石上的画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
阿纳斯拉巨石经过长时间的风沙侵蚀,表面的菱角已经没有了。但我们可以发现,岩石 中间 的裂缝却是笔直且干净的,显得非常特别和精致。巨石的底部已经被风沙吹得变小了很多,但是裂缝却没有变大。巨石非常的平衡,奇怪的是巨石被分成了非常干净的两半,切割的非常精准。
巨石底部有无数的小沙子 ,其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减震器,可以减少风雨对巨石的冲击。有些专家认为这个巨石是用激光精密切割的,但也有人说这是大自然的产物。甚至还有人将巨石与金字塔联系了起来,认为巨石和金字塔都是外星人的产物。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巨石有如此精密的一道缝呢?真相还有待人们研究。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搜索地理词语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