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支禁毒志愿者队伍在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成立,她有个响亮又带着温度的名字——“禁毒妈妈”,领头人就是被“家人们”亲切称为“龚妈妈”的龚美菊。多年来,龚美菊和同伴用真心、真情帮助无数戒毒康复的“孩子”回归家庭和社会。近日,长宁区“禁毒妈妈”工作室主任龚美菊获评第八届上海市“平安英雄”。
戒毒康复13年,老郝如今的生活有点滋润。无事去中山公园跳跳舞,闲时和妻子去乡下散散心,很难想象生活如此安逸的他,曾一度陷在吸毒的沼泽里二十余年,过着亲人朋友离去、靠吃方便面艰难度日的凄凉生活。老郝说,这样的“重生”,是“禁毒妈妈”们给的。
“在人生最低谷时,‘禁毒妈妈’们从没有对我放弃过,始终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和母亲般的关怀。”而最让老郝惊喜和难忘的,是来自龚美菊春节时给的一份压岁钱。“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得到‘压岁钱’,这份充满爱意的‘大礼’是我有生以来最珍贵,也永远难以忘怀的。”一份压岁钱,让老郝倍感人世间的温情,唤起他与毒品彻底决裂的决心,也点燃了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像老郝这样的“家人”还有很多。王某某因吸食毒品,多次被强制隔离戒毒,成为亲生母亲口中的“弃子”,龚妈妈与王某某结对后,不懈地联系数家单位,最终为其解决就业问题。李某,曾是一家饭店老板,辛苦赚来的几十万很快便在“烟雾缭绕”中化为灰烬。龚妈妈主动上门关心李某的生活,自掏腰包为生活困难的李某买生活用品,李某含泪表示他一定要好好康复,不辜负龚妈妈的一片真情。
“让我在你身边,陪伴你”,面对那些曾令家庭绝望的“家人”,龚妈妈这样说。投身戒毒帮教志愿服务13年,龚美菊和她的志愿者团队用母亲般的爱和坚毅焐热“家人们”被毒品侵蚀的心,引领他们戒毒康复,做回一个健康的、有价值的人。
“一开始,我们的帮教手段方法经验不足,有些‘妈妈’把他们当犯人一样,盯得很紧,说话也不客气,引起了他们的逆反,成立的前5年,康复对象复吸率仍然很高。”龚美菊介绍,“禁毒妈妈”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不断学习改进后,她们总结出了经验:“对待康复对象要尊重,他们遇到各种困难,我们都愿意帮他们解决,真情关心他们的家庭、孩子和身体,实际帮助解决就业。”
每周耐心且温暖的关怀,主动购买生活用品上门慰问,积极解决住宿、就业问题,甚至自掏腰包支援“孩子们”的经济困难,“禁毒妈妈”们用母爱为药物成瘾的“孩子”构筑出一条条归途。在康复成长之路上,有的“家人”结婚生子了,有的“家人”成功就业了,有的“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年老生病的父母,还有的“家人”成为禁毒志愿者、同伴辅导员。近年来,工作室康复对象的复吸率下降至0。
13年辛苦耕耘,“龚妈妈”们秉持着“真情关心,实际帮助”这一服务理念,通过一对一帮教、家庭服务、心理辅导、戒毒指导等形式提供多元化帮教服务,运用“关口前移、提前介入、无缝衔接,签订协议、家庭服务、心理关爱、戒毒指导、就业推介”的服务程序及方法,为戒毒人员编织起一张康复支持的网络。
截至目前,“禁毒妈妈”工作室从服务一个街道扩大到九个街道一个镇,结对帮教176名戒毒康复“家人”,协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建立4处就业基地,安置就业215人次;介入大墙帮教113人;进入学校、社区、工地、楼宇等开展700余场禁毒宣传相关活动。
在龚美菊的带领下,禁毒妈妈志愿者团队也在逐渐成长、壮大,从最初的8个“禁毒妈妈”志愿者发展到如今的46名,并先后创建“金岸摆渡人——‘禁毒妈妈’党员志愿服务队”“同伴教育康复团队”“未成年人助力行动”等服务品牌,帮教成效显著。
提起自己获得的荣誉,龚美菊却说,“平安英雄”的背后是一群“禁毒妈妈”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和真情付出的身影。“我们的志愿者队伍里,平均年龄66岁,其中年龄最大的83岁,他们不拿一分报酬,都是自发地跟着来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龚妈妈的身体大不如前,然而身体的病痛不能阻挡龚妈妈守护“家人”的心。她策划活动,走街串户,入门辅导,为“家人们”制定康复计划,用真情构筑“家人”前行路上的驿站。“帮一个‘家人’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我努力地做禁毒康复工作,就是为了这些特殊人群、特殊家庭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为社会稳定作贡献。”这便是“平安英雄”龚美菊十几年如一日的初心。
【来源:上海长宁】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