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洋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船舶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在江苏科技大学成功举办。大赛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江苏科技大学联合主办,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为大赛指导单位。海洋学子披荆斩棘,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的优异成绩,同时烟台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

图为参赛者制作现场。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参赛者制作现场。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30所高校的1000余名参赛学生。

图为各高校校旗图片。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各高校校旗图片。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船舶能源与动力装置设计赛与能源与动力创新作品制作赛

本赛道设计赛和制作赛的参赛选手围绕“节能减排 绿色能源”主题进行作品展示和现场答辩,其中,船舶能源与动力装置设计赛共有89项作品参赛,能源与动力创新作品制作赛共有84项作品参赛。

一等奖

参赛作品:《深海利刃——钢板测厚清污机器人》团队成员:曹成园、李至诚、倪雪燕、王志远、胡宇杰指导教师:于洪亮、何剑汇

参赛作品:《一种基于旋流离心技术的自主收集海底溢油与管道裂缝修补装置》团队成员:张宏灿、孟嘉培、郭子航、刘振宇、王泉淙指导教师:杨婕

参赛作品:《日光耀耀—新型船舶动力装置》团队成员:宋晓凤、吕鑫凤、张顺航、谢丛忆指导教师:谢春玲

二等奖

参赛作品:《“海能枢纽”——可移动深海信息能源基站》团队成员:曾令芳、陈吉友、李梓屹、刘璐莹、陈文熙指导教师:李国清、谢春玲

参赛作品:《船舶排气管道与冷却水装置热电转换系统》团队成员:崔斌、王腾、宋鑫阳、崔荣双、韩方峻指导教师:于洪亮、盛善智

参赛作品:《采用辐射制冷与蓄冷的光伏船载智能冷库》团队成员:王晔、张润哲、孔德博、曹婷婷指导教师:赵海波

参赛作品:《海“钠”百川——一种新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团队成员:张伟方、李敬轩、王浩、魏振博、李莱茵指导教师:付鑫涛

图为新型船舶动力装置负责人。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新型船舶动力装置负责人。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图为何剑汇老师现场照片。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何剑汇老师现场照片。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图为参赛选手场外照。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参赛选手场外照。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船舶动力设备拆装技能赛

本赛道共有32支队伍入围船舶动力设备拆装技能赛决赛,该技能赛是实操比赛,主要考核团队成员柴油机拆装技能,考察其理论基础、实操能力、应急水平等方面的水平。海洋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创新和实践能力双提升赛事,从一个月前便组织选拔、培训。

图为参赛者现场拆装图。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参赛者现场拆装图。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图为参赛者现场拆装图。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参赛者现场拆装图。宋晓凤 何剑汇 王泉淙 供图

面对其他高校学子的挑战,海洋学子们在赛场上全神贯注、沉着应战,面对来自各地各校的强劲对手,毫不示弱,展现出扎实的学术功底,在赛场上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勇于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充分展现了海洋学子的优秀品质。海洋学子披荆斩棘,最终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

通讯员 孙晓君 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