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前段时间,我发现家门口的幼儿园突然多了一些“栅栏”,当时我还纳闷:这到底做什么啊?
后来又陆续看到一些学校门口,多了各种各样的防护措施。有下图这样“石墩”状的,看上去很敦实。
还有下图这样立柱状的,可能是为了方便电瓶车通行。
更有下图这种多种形式组合的,中间的圆柱似乎还是电动可升降,便于通车吧。
我有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这些”东东“几乎一夜之间,遍布每个学校的门口。
今天我就想聊聊”学校门口的防护栏“,它们到底能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呢?
02
拒马
其实这个防护栏有个学名,叫做”拒马”,是一种可以移动的障碍物。
在古代,拒马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和安全防护。而现在主要是用于各种需要安全防护的场所,如学校、部队、车站、幼儿园、国家电网、博物馆、大学城等。
它们用于控制人群通道、隔离区域或保护重要人物或设备,适用于大型活动和专业旅游场所。
拒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当时用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用于堵门或阻止行人通过。
后来在战斗中,拒马被用来阻止和迟滞敌人军马的行动,甚至可以杀伤敌人。在古代战争中,拒马常用于防御骑兵突击,作为构筑阵地时的辅助设施或封锁道路用。
03
原因分析
学校门口需要安全防护固然没错,可突然之间多出这么多的“拒马”,不会是没来由的吧,所以我去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政策层面
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GB/T 29315—2022)中,我找到了以下条文:
7.1 学校大门外应设置拒马、隔离墩和/或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对上下学期间学生聚集区域进行防护隔离。
拒马的出现,其实是规范强制要求的,而且是从2022年6月1日就开始实施的。所以当拒马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时,其实已经是晚了一年多了。
第二,汽车冲撞学生和行人的恶性案件频发
最近一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起影响非常恶劣的汽车撞人事件,这不得不让教育部门引起重视,所以“拒马守校门”成了一种新常态。
案件一
3月19日11时20分左右发生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车辆冲撞事件,共造成19人受伤,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人员伤情稳定。
经查,肇事者张某某(男,20岁)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因为挂了好几科,不能毕业,所以撞人。
这是多么奇葩的理由啊,不怪自己不努力,却把怨气撒在同学身上。
案件二
2024年11月11日19时48分许,珠海发生一起驾车冲撞市民重大恶性案件。犯罪嫌疑人樊某驾驶小型越野车闯闸强行进入珠海市香洲区体育中心,冲撞正在体育中心内部道路锻炼的市民。案件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
根据警方初步查明,肇事者樊某对其离婚后财产分割结果不满,可能是导致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案件三
2024年11月19日早上,湖南常德鼎城区永安小学门前发生一起撞人事件,有多名学生和大人受伤,涉嫌肇事车辆为一台白色小型越野车。
虽然肇事的原因还没有查明,但是这个事件带来的影响非常恶劣,给学生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这么多的恶性事件,这么频繁的发生,再加上现在网络传播速度又这么快,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
所以不管是规范的要求,还是预防恶性撞人事件的需要,反正现在每个学校门口都是“严正以待”!
04
形式主义?
对于学校门口出现的这些“防御措施”,家长们大多是持“欢迎态度”的,毕竟娃是自己,再怎么保护都觉得不为过。但是网友们却不买账,认为其是“形式主义”。
我觉得这些拒马在阻止车辆冲撞上,作用是有限的,毕竟下面都是带轮子的。而汽车在高速情况下,冲击力还是非常惊人的,不信大家可以看看下图。
但是学校门口全副武装,严正以待的这种状态是值得肯定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全社会都重视起来,对于不法分子也是一种威慑,这可能就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吧。
但是要杜绝这种“开车冲撞学生的恶性事件”,我觉得光靠防范确实是不够的,还是要从源头上去解决“恶性事件产生的根源”。
所以珠海撞人事件之后,中央就做出指示:“除了要依法严惩凶手。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 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防发生极端案件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前段时间,国家就出台了“10万亿化债”的政策,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度过难关。 (如下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偿还中小企业欠款,缓解经营困难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的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的92.3%,养活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人口。
只有让老百姓有房子住、有活干、有饭吃,大家才会安居乐业;只有通过“三次分配”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真正做到“先富带动后富”,恶性事件才会越来越少。 (如下图)
所以在“防范校园安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仅需要“形式主义”,更需要从源头上控制风险,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05
结束语
不管是校园保安,还是拒马等防护设施,都是为了保证校园安全设置的。即使他们的作用有限,但是给全社会传递的信号是明确的,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就足够了。
至于这些防范措施,到底能起多少作用,是不是形式主义,我想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更应该从源头上防范恶性事件的发生,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