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7次推送
编者语:1942年《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发表了沙飞的文章《滚滚的滹沱河——记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生动描述了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的盛况,沙飞的影像记录了平山青年踊跃参军和群众欢送新战士的热烈场面。
《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 封面(1942年3月20日出版) 封面照片文字说明: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上
《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4页 一百六十五人热烈的响应了聂司令员的号召,成群结队,一起入伍。沙飞摄
《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5页
滚滚的滹沱河——记平山X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 沙飞
2月28日的早晨,初春的朝阳射在太行山上,滹沱河发出了冲冲的号音。
河北岸西黄泥村附近的二十多个村庄,同时响起了震天的锣鼓声和雄壮的歌声,接着又腾起了欢呼声,人马奔驰的步伐声。这些混杂的声音,与滹沱河的咆哮融成一片,汇成了一曲强烈的交响乐。不一会,各村的人和骡马,都各自组成不甚整齐的队伍,随着锣鼓声,浩浩荡荡地向着共同的目的地前进。
每一支队伍大旗乐队的后面,新战士头上身上都挂满了光荣花,高高兴兴地骑在骡马上。和新战士联辔而行的,或是他们的父母、兄弟,或是他们的妻子和姊妹。他们一样地佩戴着光荣花,一样地显示着愉快与光荣。自卫队员欢欣而又充满敬意地牵着缰绳,招呼着牲口。后边就是一群男女老幼,唱着歌曲,呼着口号,欢送这些准备入伍的新战士。他们前呼后应,拥拥挤挤,就像一支人马的河流,滚滚地向一起汇流。
九点钟的光景,在西黄泥村南的广场上,二十多支人马的河流汇合了,汇合成一片汹涌的海洋。
这就是平山八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的会场。场中央高高的旗杆上,国旗在随风飘扬。广场的西端搭着庄严的主席台。台后两旁的白墙上,写着两条很大的标语:“响应聂司令员的号召”,“拥护志愿义务兵役制”。西端北面的大坪台上,摆着五十多张方桌。这就是为新战士和抗属大会餐准备的光荣席。
会场总指挥宣布开始报到的时候,各村自卫队的中队长都挤到主席台旁的报到处来了。区助理员匆促地登记着各村报名的入伍新战士、以及到会的抗属与群众的数目。
入伍新战士共有一百六十五人。其中有十七个是由他们的父母、四十二个是由他们的妻子、六个是由他们的兄弟、姊妹亲自欢送来入伍的。还有六个人是三对亲兄弟,他们是一齐携手来入伍的。这些人当中,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有一部分富农和地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兵役制是获得了各阶层广大人民真正热烈地拥护的。
入伍人数最多的西黄泥村(三十四个人),被选为进军的先锋队。鼓声雷动,人马开始游行。沿途所过之处,大路两旁,家家户户的门前都站满了欢迎的人。骑在骡马上的新战士和抗属,左顾右盼,笑容满脸地随着马蹄的踏动,摇摇曳曳地在人丛中行进,他们的心在狂跳、血在沸腾,他们感到从未有过的荣耀欢欣。人们都对新战士和抗属投去了钦敬而羡慕的目光。冲动的快乐的心情,使他们的唇边都挂着喜悦的笑意。
滹沱河南岸的桥边,一只搁浅的大木船上,挤满着无数的人。在船头,人们热烈地擂着锣鼓,挥舞着欢迎的大旗,狂欢呐喊。浮桥上,人欢马叫,强烈的节奏,美丽的图画,感动着人们的心魄。
下午一时,队伍回到会场上。
在乐声与号音中,新战士和抗属骑着骡马庄严而整齐地排列在主席台前,犹有如一个听候检阅的骑兵营,紧接在后边肃立的是万千的群众。
大会程序在依次进行。
当那位人民的代表——韩区长在主席台上发出了入伍的号召,台下的人群便立即挥动着拳头,高声呼喊着口号。接着,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所有的新战士和抗属都一齐从骡马上跳下来,站到主席台下。掌声停止了,万千的群众与戴着光荣花的新战士和抗属互相致以崇高的抗日的敬礼——会场上沉寂了片刻。
一个年青的新战士登台讲话。他说:“我叫刘梦元,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最忠实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所以,我首先入伍……”
台下的群众立即一齐高声地喊着:“拥护中国共产党!”“我们要向共产党员学习!”
在欢呼声和鼓掌声中,一个老汉、一个老太婆和一个年青的小伙子又一起地走上主席台,这就是李家沟村的模范父母送儿参加八路军义务兵。老汉的名字叫魏连云,他开头对大家说:“我是庄稼人,不会说话。但是我知道当义务兵是每个人的责任。我老了,我愿意送三牛来当兵。”
老太婆接着说:“我们生了三个儿子,老二早就参加了八路军,老大年纪快五十了,三牛年轻爱进步。这回我们又响应聂司令员的号召,送他来入伍。抗日是为了大家,我们两口子也觉得光荣……”
台下千万颗火般热烈的心,都伴随着模范父母质朴的情感,慈爱的颜容,和诚恳真挚的话语,而急速地跳动,有些人眼珠里噙着被感动的点点泪珠。
光荣花戴在胸,一心要当八路军.刘汉兴、刘梦元(左1)
一对老夫妇送儿子魏三牛参军
在长久地热烈而响亮的掌声中,新战士和抗属一起进了光荣席,跟着军政干部也入席奉陪。
为了庆祝义务兵的入伍,二十多个村子举行了文化娱乐大竞赛。在光荣席前,动人的节目一幕幕的演出,在锣鼓与歌声中,新战士与抗属的会餐开始了。
新战士与抗属会餐
晚上,一轮明月从东山上升,锣鼓声又重新响起了。万千个人手执着提灯或擎着火炬在村内游行,火光照红了人们的脸庞,照红了墙头树梢,映红了天际。接着,在村中的戏台上,十一个村剧团举行了大演出,而所有演出节目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义务兵役制,其中要算第四场东黄泥村剧团演出的“妻子送郎”最为精彩。
午夜,大会圆满结束了。二十多支人的河流又向四周流了回去。
滹沱河的水,依旧汹涌地奔流着。西天的明月,透过了树梢,照耀着河边小渠上急速行进的人群。人马奔驰,树影也仿佛在走动了。愉快嘹亮的歌声又飘荡在天空:“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叫它在哪里灭亡……”
本文初发表于王雁博客,发表时间2008年8月7日。
来源:碾盘沟
实习编辑:李嫣然 雷轶童
编辑:张立强
审校:周津皓
审核:汪 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