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肝胆系统中,隐藏着一个悄然威胁生命健康的“恶魔”——肝门胆管癌。尽管它不像一些常见癌症那样广为人知,但因其治疗的复杂性和预后的严峻性,正逐渐成为医学领域和社会大众需要高度重视的健康挑战。肝门胆管癌发病时往往伴随着黄疸、胆囊肿大、肝大、胆道感染等表现。其中黄疸是其重要表现之一,黄疸指的是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水平,临床上可以表现为皮肤,巩膜,粘膜的黄染。近日,哈医大四院普外二病房为一位83岁高龄患者行肝门胆管癌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今年83岁的尤大爷(化名)二十多天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有四肢乏力及食欲减退,体重近2月减少约30斤。随着病情的加重,尤大爷的家属愈发感觉不妙,遂在多方打听下来到哈医大四院普外二病房就医,谭刚主任在详细的病史询问及查体分析后,果断收治尤大爷入院,并为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

经过详细检查,生化提示总胆红素高达215.3umol/L是正常数值的约10倍,腹部增强CT提示肝门区胆管占位,肝门周围淋巴结增大。由于肝门胆管位置特殊,其位置关系在CT中很难辨别,谭刚主任及团队成员翟博教授果断完善肝脏三维成像,应用科学方法准确定位肿瘤,三维重建后谭刚主任判断患者为肝门胆管癌,由于患者高龄,基础疾病较多,既往身体素质差,为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谭刚团队联合麻醉科、ICU、呼吸科及心内科联合会诊,充分围手术期评估调整,在充分做好准备并与家属交代相关风险后行手术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维重建后可直观地判断肿瘤位置与血管之间的关系,减少手术风险

手术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术中探查时发现肿瘤侵犯右肝管,需要合并右半肝切除术,而右半肝占整肝体积的50%以上,手术难度极高,在家属焦急的等待中患者顺利完成右半肝切除,左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谭刚主任术后强调:一旦确诊为肝门胆管癌,治疗便成为了患者与病魔抗争的关键环节。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根治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肝门部的解剖结构极其复杂,血管、胆管交错纵横,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对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非常严苛。医生需要在手术中精准地切除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肝脏的正常功能和胆管、血管的完整性,这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

完成手术不是终点,术后恢复同样任重而道远。由于患者83岁高龄,健康状况差,同时合并手术打击后,患者相继出现呼吸衰竭,心房颤动,胸腔积液以及肺炎等合并症。这对术后的病程管理是极大挑战,稍有差池就将前功尽弃。谭刚主任每日重点查房,针对患者病情给予个性化治疗,联合多学科会诊,全程追踪病情变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复查,评估预后。

好的术后管理以及能否多学科联合治疗是一个大型综合医院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医疗团队是否处于行业前沿的标准。经过漫长的术后调整,尤大爷最终恢复健康,在谭刚主任团队全面而细致的管理下,患者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进食良好,二便正常,手术治疗后大大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谭刚主任介绍:对于肿瘤性黄疸,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的核心。对于那些有胆管疾病史,如胆管结石、胆管炎的患者,以及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腹部超声、CT等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尤为重要。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有助于降低患病的风险。

肝门胆管癌虽然是一个强大的健康“敌人”,但只要提高对它的认识,加强预防意识,做到早筛早治,就能够在与病魔的斗争中抢占先机,为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哈医大四院普外二病房普外二病房在医疗技术方面始终保持前沿地位,其卓越的医疗团队在外科手术领域表现出色,针对高龄、复杂肿瘤性疾病拥有丰富治疗经验,手术成熟,管理规范。让哈医大四院普外二病房携手龙江百姓,共同关注肝脏疾病,为守护生命健康而努力。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刚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哈医大四院普通外科二病房主任

专业擅长:

擅长各种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治疗,尤其对胃肠道肿瘤,肝脏肿瘤,胆道肿瘤,以及胰腺相关疾病有很深的造诣,技术水平一流。哈医大四院普外二愿为冰城人民解除病痛。

出诊时间:每周一全天出诊

联系电话:0451-8593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