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解局
不少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
当我们开车经过高速或是城市道路时,道路多是黑色的柏油路(沥青路),但到了农村地区,公路就成了白色的水泥路。
很多人可能会问,同样是修路,为什么农村公路不修成沥青路,而是要修水泥路呢?
我们能有这样的疑惑,说明生活真的好起来了,毕竟农村铺上水泥路,也不过是近二十年才有的事。
时间退回到上世纪80年代,彼时,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才刚刚起步,城市道路也多是低等级路面。
而多数农村根本就没有公路,出行靠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农村水泥路是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慢慢多起来,还有很多乡村,也是近十年间,才通上了水泥路。
至于为什么是水泥路而不是沥青路,还真值得说说。
1978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数不到60万公里,通公路的建制村不到66%。
大量的乡镇和村庄,根本就不通公路,农民出行困难是普遍现象。
很多人应该都听老一辈人讲过他们上学的经历,通常都是天没亮就得起床,路上要打着火把照明,有的身上还会带把镰刀,方便清理荆棘和杂草,走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赶到学校。
这是以前山区孩子们上学的常态,也是农村出行难的缩影。
人出不去,车更是进不来,何谈发展。
农村苦没路久矣,为了解决农民出行难题,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公路建设问题被不断重视,国家逐步加大扶持力度,每年都会拿出巨额资金投入到农村公路的修建上。
可全中国这么大,没有路的地方比比皆是,就算是巨资,分摊到具体乡镇、村庄的钱,就那么点。
当务之急,是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把农村通往城市的路障打通。
钱,要花到刀刃上,预算有限,首要考虑的就是成本。
上世纪90年代,国内水泥价格大概是300元/吨左右,而当时道路沥青的价格是水泥的4-5倍,平均每吨需要上千元。
修一公里沥青路,就能多修3公里水泥路,这道题不用解,闭着眼睛选水泥。
其实,即便是预算足够,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修水泥路。
受限于技术原因,当时国内的沥青质量不高、产量不足,2000年时全国沥青产量也不过500万吨,满足不了大规模的修路需求。
而水泥不仅便宜,产量也是十分充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水泥工业技术水平和产量都在不断提升,1985年时,我国的水泥产量就首次登顶了全球第一,到了2000年,全国水泥产量则达到了59700万吨。
另外,水泥路还有个优势,就是结实、耐用,相对来说能用得久一些。
水泥路面是刚性结构,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理论上使用寿命可达20-30年;沥青路面则是柔性结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相对低一些,使用寿命是10-15年。
2000年之前,农村公路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乡道都还是土路,村道就更不用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出行还是很不方便。
2006年开始,村村通水泥路正式实施,村道从土路升级为水泥路,考虑到农村地区机动车数量少交通量小,对路面的破坏和损耗也小,更结实耐用的水泥路,也更符合实际。
便宜又耐用,在腰包还没鼓起来的情况下,水泥路成了农村修路最优的解法。
抛开钱的问题先不谈,农村公路选择水泥路,还有其他现实因素的考量。
我国农村分布广,除部分位于平原地区外,很多村庄都在山区、丘陵,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原料运输难,重型设备更是难以进入,施工难度非常高。
沥青路面的修筑,对重型设备依赖度高,需要运料货车、摊铺机还有压路机协同作业,还得是平坦宽阔的作业条件,农村公路弯道和陡坡路段占比大,同时路宽普遍在3-3.5米,即便机械能进来,也很难发挥作用。
相比起来,修水泥路对重型设备的依赖就小很多,处理方式更灵活,实在没条件,就用人来肩扛斧锤,路面铺筑设备用不了人工也能上。
所以,修水泥路在技术上也更可行。
我国很多落后地区的公路,早期修建都是靠人硬生生在山上甚至悬崖上凿出来的。
在重庆巫溪县的大山深处,距离兰英大峡谷底1000米高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周家坪。
这里山高路险,村民想去巫溪县城,单程要徒步13个小时,要是想背点土豆出去卖,或者从县城买点化肥回来,更是难上加难。
村民不甘心一直过这样的苦日子,2001年周家坪开始修路,大型机械无法进场,他们把50米的保险绳拴在腰上,冒着生命危险吊在悬崖边,用钢钎、铁锤打炮眼填炸药。
周家坪的几十个村民,用了4年多的时间,终于在悬崖上建成了一条1000多米的挂壁公路。
通往外面的路打通了,但想出村依然得步行,路上还经常会有碎石砸落,下雨天仍然泥泞难行。
2017年,政府出资对兰英挂壁公路进行全面硬化,为了方便汽车进出,又将路基往下挖了几十厘米,全线铺上了水泥后,这条挂在悬崖上的农村公路,才算真正意义上修好了。
不过后来由于暴雨和崖壁崩塌等原因,水泥路面出现了裂缝和沉降,兰英公路又进行了加固升级,现在已经铺设成了沥青路面。
如此条件下修路的村庄,不是少数,所以早期修路,除资金问题外,由于环境的制约,重型设备用不了,只能先修水泥路。
另外,公路修起来了,后期的维护也是个大问题。
由于水泥和沥青的材料特性,沥青路面耐久性相对较低,需要更频繁的维护,水泥路面更结实,维护频率会低一些。
这方面来说水泥路也适合当时的农村,毕竟路虽然修了,但"村村通"工程并没有纳入我国公路养护体制,农村公路普遍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措施,结实耐用的水泥路更符合实情。
所以,不管是从成本的考量,还是耐久性实用性,乃至施工条件等方方面面的制约,咱们当时要修路,只能是水泥路。
从1978年到2023年,我们用了45年的时间,将农村公路里程从58.6万公里,修建到了460万公里,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上了硬化路。
农村公路从无到有再到通,过去被大山、悬崖封锁在偏远地区的人们,出村需要翻山越岭涉水过河的历史,也成为了过去式。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阿布洛哈村,是全国最后一个具备条件的通硬化路的建制村。
这个村三面环绕着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形结构非常复杂,修路前,村民想出去,需要翻悬崖、坐溜索,想运东西得靠人背马驮。
为了把这条乡村公路修好,还动用了重型直升机,这在我国交通建设史上都是头一次,可见修路之难。
2020年6月底,3.8公里的硬化路终于修好了,随后客运车也开到了村里,现在村民坐车只需要十多分钟就可以出村。
有了公路,阿布洛哈村里的玉米、脐橙等农产品,再也不愁运不出去,因为品质高卖得好,脐橙种植面积也从40多亩扩大到了400亩,农户的收入成倍提高。
近年来,阿布洛哈村还在积极发展旅游业,因为优美的自然风光、特色种植业和彝族民俗文化等,到访的游客越来越多。
2021年,阿布洛哈村刚通路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9991元,2023年更是增加到了13766元。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农村上演。
一条条农村公路,为偏远落后的乡村,带来的不仅是便捷的出行方式,还有更快速的物流运输通道,带动着农村特色种植、养殖、旅游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村民们再也不用背井离乡,靠自己的双手也能赚钱。
修路,对于农村经济的推动无需多言,收入就是最好的证明。
1978-2023年,随着全国农村公路里程数的增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0.013万元/人,提高到了2.169万元/人,增长了近166倍。
在江浙等经济更发达的省份,有不少地方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4万元/人,与城镇居民相差无几。
农村公路的通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逐渐富足起来,有小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2023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到了40辆。
原来鲜有通车的乡镇、农村公路,随着客运和汽车的增多,甚至开始变得拥堵起来,尤其是赶上逢年过节,本就狭窄的路面,行人、电动车、汽车挤在一条道上,会车错车也难搞,还有很多车停靠在路边,导致其拥堵程度堪比城市街道。
这种情况在全国乡村更加普遍,近年来常有此类新闻报道,原来的村村通工程,现在被许多村民称为"村村痛"。
究其根本,是原来的农村道路规划,逐渐满足不了人们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
首先是太窄了,农村公路普遍设计宽度为3.5米,是出于修路成本、施工难度、车辆流量等多方面的考虑,但这已经不再适合多数农村。
其次,当初修路时,由于资金紧张、缺乏监管等原因,部分地方道路质量不过关,还有维护不到位、超载超重车辆多等诸多因素,导致路面破损严重,原本可以用上二十年的公路,几年时间就破破烂烂。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道路质量、管理养护等问题越来越受重视,2014年国家提出"四好农村路",要求农村公路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护好、运营好。
2023年底,全国农村公路的总里程是460万公里,其中铺装路面里程及比例分别达到422万公里和91.8%,优良中等路率也提升到了91.1%。
路变好了,也变宽了。
现在有很多乡村,根据实际情况正在拓宽公路,原有3-3.5米拓宽至4.5米甚至更宽,以便容纳更大的交通量,为乡村发展提速。
同时,以前由于技术原因,沥青质量不行、产量不高,也成为了过去,现在很多农村公路正在进行"白改黑"工程,把原来的水泥路面升级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道路质量和使用寿命得以提升,美观性、行车舒适度方面,也得到大幅改善。
不久的将来,当人们行驶在平坦开阔的农村公路上,又会发出新的疑惑:为什么农村的水泥路逐渐消失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