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政治权力,往往都掌握在以男性为主的皇帝和大臣等人手里。但也有几位女性政治家掌握着拥有生杀予夺的最高皇权。比如西汉的吕雉、北魏的冯太后、辽代的萧太后、清朝的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还有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等等。
它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了各自重要的影响。下面就重点来说一说吕雉、武则天、慈禧这三位历史上的女政治家,是如何从皇帝的背后,走向权力的巅峰。
吕雉,第一个代理皇帝临朝称制的皇太后
吕雉早年也是一个称得上贤惠的女子。据说吕雉的父亲看了刘邦的面相,觉得此人相貌不凡,日后肯定非富即贵。于是,吕雉在不到20岁时,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这位比她大15岁的中年男人。
影视剧中的吕雉与刘邦
吕雉嫁给刘邦后,生下了女儿刘乐和儿子刘盈,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后来刘邦起义做了汉王,吕雉和刘邦的家属又被楚军俘虏。吕雉回到刘邦身边后,发现了刘邦身边的戚夫人。
她并不是一位天生的女强人和谋略家。刘邦称帝后,吕雉协助刘邦,为刘氏家族对西汉王朝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为巩固自己的权势,她趁刘邦在外征战时,与萧何用计除掉了韩信。同时,也把她锻炼成了一个善于谋权的女政治家。并为她今后的掌权做了充足准备。
在爱情方面,吕雉离刘邦越来越远。刘邦也宠爱着年轻貌美、多才多艺的戚夫人。在太子储君方面,吕雉的儿子刘盈面临着被夺嫡的风险。所以对于吕雉来说,戚夫人不仅是吕雉的情敌,也是政敌。刘邦去世后,戚夫人遭到了吕雉疯狂的毒害。吕雉不仅毒死了戚夫人的儿子如意,还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影视剧中的吕雉
她终于辅助儿子刘盈坐稳了江山,她是一个很强大的政治家。她大力的发展外戚的势力,还让吕氏与刘氏联姻。惠帝刘盈去世后,吕雉立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的政令一律出自于皇太后。成为自秦始皇统一以来,古代皇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武则天原名武曌,十四岁时被选入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被封为“才人”,赐号“武媚”,后世也称武媚娘。武则天早在李治还是太子时,两人就已经建立了感情。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作为唐太宗没有子女的众多嫔妃之一,按照规定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在唐太宗周年忌日时,来到感业寺上香,遇见了思恋已久的武则天。两人相互倾诉了离别后的思恋之情。唐高宗孝服已满后,每日与青灯作伴的武媚娘再次被纳入宫中。古代后宫的斗争十分残酷,再次入宫的武则天很快就打败了萧淑妃,被封为二品昭仪。
武则天生了一个冰雪聪明的安乐公主,深得李治的宠爱。据说王皇后在看望刚出生一个月的小公主离开之后,小公主就死了。于是王皇后就成了唯一的嫌疑人。根据史书的记载,有说是武则天自己掐死的女儿,待唐高宗过来后,假装发现孩子已死,于是就啼哭不已的数落王皇后的罪过。
后来唐高宗不顾长孙无忌等一批元老重臣的反对,坚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由于当时唐高宗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般认为,李治是借“废王立武”打击元老重臣,重振皇权。于是武则天也就成为了唐高宗的政治盟友。
武则天《万国来朝》壁画
唐高宗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随着身子骨越来越弱。武则天开始协助唐高宗处理朝廷的政务,又让她垂帘听政。公元674年,武则天加号天后,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于是朝廷很多的重大决择和事务都是由武则天来决定的。
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她大权独揽,终于在67岁时正式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同时,她还与西汉的吕雉并称为“吕武”。
慈禧,掌握晚清实权近半个世纪的老佛爷
慈禧与吕雉一样,也是一位未冕的女皇。同时也是距离我们现在时间最近的掌权皇太后。她十七岁时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常常帮咸丰帝批阅奏章。并从中学到了许多。从那时起,她对就政治有着强烈的兴趣。
影视剧中的慈禧
慈禧的一生几乎与中国的近代史相始终。咸丰帝去世后,慈禧晋升为太后,与慈安太后两宫并尊。慈禧对权力有着强烈欲望,她联合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訢等人,发动了辛酉政变,逮捕了辅助年幼皇帝的顾命八大臣,夺取了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正式开始第一次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开始找借口打压奕訢。奕訢不得不臣服于慈禧,最终退出了最高权力集团。光绪即位后,两宫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后来慈安太后暴崩,有说是脑淤血,也有说是被慈禧所害。从此,慈禧开始独掌大权。
光绪大婚后,慈禧还政于光绪。光绪虽名义上已经亲政,但慈禧又训政了数年。训政结束后,朝廷的一切事务依然还是太后说了算。1896年,光绪实行变法,触动了封建官僚、旧势力贵族的利益。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拘禁了光绪皇帝,处死了谭嗣同等六君子,慈禧再度训政。
慈禧太后图
结语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体系中,后宫的女人想要掌握权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得皇帝的宠爱。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她们可以不择手段、狠到极点。在古代王朝的更替中,吕雉与武则天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慈禧的专权,也为清朝埋下了灭亡的伏笔,使封建社会走向了末路。
(完)
参考资料:
《史记》
《新唐书》
《旧唐书》
《清史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