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了病人,拒绝了开国大典的邀请,她说,那天我出门诊,我的病人更需要我!

她是“万婴之母”、“生命天使”,接生五万多个婴儿,却终生未婚,膝下无子无女;

90年前的9月、即1930年9月7日,她为一名叫华静的产妇接生,生下一名男婴袁小孩,他就是后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她出生在厦门的鼓浪屿,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也出生于鼓浪屿,他们是远亲,钟院士见到她,会叫一声“姑婆”。

她就是我国妇产科医学的开拓者、奠基人——林巧稚。

出生成长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林良英毕业于新加坡的一所大学,他为这个女儿取名“巧稚”,意思是灵巧而天真。开明的父亲不像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重男轻女,而是从小就教她学习英语会话和读写,接受良好教育,后来把她送进了厦门女子师范学校。

在这所学校,林巧稚不但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十二门课程她有九门名列年级第一),而且应了自己的名字,有一双灵巧的手。在一次手工课上,她的老师赞叹道:“好灵巧的手!有这样的双手的人应当做外科医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女孩记在了心里。因为林巧稚5岁时,母亲就被女人的疾病——宫颈癌夺去了生命,她想解救像母亲一样患病的人,她愿意一辈子与医结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未完成的考试

机会来了,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落成,在全国共招25人,林巧稚去参加了考试。考试在酷暑的7月进行,在考林巧稚最擅长的英语科目时,考场内一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正奋笔疾书的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救治同学。女同学安然无恙了,她却因为救人未来得及完成英语试卷中的作文。她的行为被监考老师看在眼里。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专门给协和医学院写了一份报告,向学校称赞了林巧稚遇事沉着冷静、乐于助人的行为,他认为这样的人正是医学院需要的。校方结合林巧稚的成绩,最终录取了她。

经过8年的学习,林巧稚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了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文海奖”,并留在了协和医院妇产科。

对病人一视同仁

在林巧稚的眼里,病人从来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什么身份特殊普通之差别,她对所有的病人都一视同仁。她常常说:“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应该关爱”。在她的出诊包里,除了产钳、药品,她还会放些钱,用来接济那些经济困难的产妇和病人。她眼里的特殊病人就是病情重的病人,是需要更尽心更尽力救治的病人,而不是什么身份特殊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林医生的眼里心里满满地装着病人,病人的安危是她永远放不下的牵挂。她说,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家里的床头放着一部电话,医院有危重病人,电话就命令,她说自己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这样的值班医生,她一做就是一辈子。

她的接生工作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就在她逝世的前一天,她还接生了6个孩子。临终前,她已陷入昏迷,在昏迷中她嘴里喊出的还是:“快,快!拿产钳来!产钳……”

逝世后,她将遗体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平生积蓄的3万元捐献给首都医院幼儿园、托儿所,骨灰撒在了故乡——鼓浪屿的大海里。

结语:这里不再细述半个世纪以来她行医过程中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也不再赘言林先生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所做的开创性贡献。只想说,她终身未婚,却有最赤诚的爱,她无子无女,却是最伟大的母亲。林巧稚用一生的奉献践行了医者的仁心和大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