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这事肯定不正常!
农民一年都不一定能赚到2万块,拉个柴油一下子就罚了3万,于情于理都不对劲。
这不,“中国三农发布”都忍不住为农民说句公道话了。
先来回顾一下完整事件:
11月2日,安徽省寿县一位农民因用皮卡车运输200升柴油供自家农机使用,被执法部门以“未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为由处以3万元罚款。
事情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荒唐:才200升柴油,用皮卡拉个油回去给农机加,怎么就被扣上“非法运输危险货物”的帽子,罚到让人卖稻谷凑钱?3万元罚款可不是小数目,对辛苦种地的农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对此,执法部门称此事是依据相关法规作出的处罚,且已是按照最低处罚标准执行,但这一解释并未平息舆论争议。
事情传开后,不少网友质疑执法的合理性:
“拉几桶油自己用,怎么就成了危险货物运输?”
“法规是死的,人是活的,咋就不能灵活处理?”
更有网友搬出了施工工地的实际场景:“我们在工地施工,三天要一桶柴油,加油站在一百多公里外。要是每次都得请专车运输油,那还干不干了?”
显然,执法的“机械性”在这里被放大了,忽视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和柴油运输的目的。农民辛苦一年,最后却因拉一桶油赔掉辛苦钱,这样的执法真的合适吗?
中国三农发布发声:农民的需求需要解决!
1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官方账号“中国三农发布”站出来表态了,话不多,但掷地有声。他们说得很实在:
农忙的时候,每天都有大量农机需要加油,农民不可能天天提心吊胆地用皮卡运点柴油,既怕油不够,又怕被执法部门盯上罚款。不然这么搞下去,谁还敢种地种田啊?
三农发布还指出,这不是农民自己的事,而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得靠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给农民提供一个合规又现实的解决方案。
法律的尺度到底该怎么拿捏?
不少法律专业人士表示,这次执法并不是没有依据,但问题在于法律适用的“比例原则”。
危险货物运输许可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大规模运输危险品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但像这样小批量的自用运输,显然和大型危险品运输不是一回事。将两者一刀切地按同一标准处罚,不仅显得僵硬,还容易造成法律信任的流失。
毕竟,法律的核心是服务社会,而不是让人无所适从,法律更不是为了处罚而制定的。
农机加油困局何解?
透过这次事件,也暴露了农村基础设施不足的老问题。
田间地头没有加油点,农民只能自己想办法运油,这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相关部门如果能在农忙季节提供便捷的田间加油服务,类似的问题完全可以避免。但目前看来,这一服务显然没有普及,农民在生产中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反而因为这些无奈的“自救”行为被推到了违规的边缘。
写在最后:
这件事的后续还在调查,但我们不希望看到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执法是为了维持秩序,但它也要为民生服务。
尤其是农业问题,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关乎全社会的共同课题。希望这次的讨论,能真正推动问题的解决,而不仅仅是一场风波过后的沉寂。让农民种地少一些顾虑,让执法更多一些温度,
我们才有理由相信,规则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不是与民生为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