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爬升、盘旋、俯冲……
某演训场,航模飞控手曾孟对着屏幕,熟练操作装备,变换靶机的飞行轨迹。
作为陆军某旅目标保障分队的分队长,曾孟是一名拥有多年飞控经验的航模飞控手。演训场上,目标保障分队扮演“空中蓝军”,主要负责为防空分队的防空打击武器提供射击目标——靶机。
靶机也称“航模”,是一种特殊的遥控飞机。在演训场上,靶机被用来模拟敌机,帮助防空兵磨炼精准打击的本领。
这些年,曾孟和战友手中的靶机一直在变化:从最初的木质小飞机模型,到现在重达百公斤的大航模,靶机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大、操控程序越来越智能复杂,航迹也越飞越远。
看着靶机的航迹不断向远方延伸,航模飞控手们感到自豪。“磨砺防空利刃,让部队战斗力更强,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曾孟说。
陆军某旅目标保障分队正在进行航模飞行理论示讲示教。宋积忠 摄
“‘狼’比‘狠’字多一‘点’”
那架靶机飞向防空分队的阵地时,雷达技师章国震并没有发现。
前不久,一场对抗训练拉开帷幕。章国震在方舱内操作设备,手动跟踪寻找靶机,但始终不能定位靶机的位置。
操控靶机的,是目标保障分队队长曾孟。同一时刻,在演训场一处偏僻的阵地上,曾孟操纵靶机遥控手柄,眼睛盯着显示屏上的靶机信号,不时改变靶机的飞行航迹。
作为模拟敌机,航模飞控手要让靶机设法躲避地面防空雷达和防空火力,让防空力量找不到、打不着。
曾孟有着相当丰富的“空中飞行”经验,是防空分队战友眼中“可怕的对手”。曾孟新兵下连后就一直在飞航模,在他从事航模专业的这些年里,无论是处理各种紧急情况下靶机故障的能力,还是飞行靶机的次数,都在部队数一数二。
直到演训结束,红方防空分队也没有发现进入防空阵地的靶机,最终败给蓝军。
“‘不按套路出牌’的蓝军,真是‘狡猾’!”章国震沮丧地从操作方舱走出来,焦急地走进演训复盘现场。
复盘中,曾孟还原了自己操纵靶机飞行的方案——演训中,多架靶机同时升空,利用电磁干扰掩护,交替采用低空、超低空飞行方式,不断接近防空分队阵地。
某导弹营指挥员听完曾孟的讲述后,连连感慨:“曾经的陪练成为今天的‘劲敌’,让我们积攒了不少对抗经验。”
不仅这名指挥员有这样的感觉。这一年,许多跟目标保障分队“过招”的战友都有类似的感受:“‘空中蓝军’太狠了。”
一次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训练,航模飞控手操纵靶机时而在同一高度盘旋、时而变换高度编队飞行、时而不定向机动。靶机模拟“低慢小”目标,逼真扮演“敌方战机”,逼得防空分队官兵陷入“困境”。
曾孟觉得,这种“狠”是一种必然。“许多国家都喜欢用‘狼’的图案代表蓝军。在汉字中,‘狼’比‘狠’字多一‘点’。这一‘点’代表什么?很值得我们思考。”他说。
这样的“狠”劲检验了防空分队的搜索发现能力,帮助部队进行战法打法的改进创新。复盘会议结束,雷达技师章国震对接下来的训练计划有了新的设想。
一次次狭路相逢,一次次满载而归
事实上,航模飞控手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么“狠”的。
航模飞控手倪荆善至今记得几年前演训场上的窘境。
一次演训活动,尽管战斗开始前,目标保障分队已经精细做好模拟、调试等重要环节,演训中靶机还是被轻易击落。随着防空火器体系效能不断跃升,导弹打击靶机的命中率越来越高,防空天网越织越密,发现即摧毁。
看着地上的一片片靶机残骸,倪荆善陷入反思:“蓝军一击就垮,对抗不激烈、无悬念,怎么能做到倒逼防空分队研战谋战?”
传统的“飞行秀”已经无法给防空分队施压,他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改变,从升级航模开始——
面对航模复杂的内部构造、精密的电路布设,他们积极对接航模厂家、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校,最终在核心部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使航模逐步具备释放强电磁干扰、低空飞行、模拟作战飞机等多种能力。
到了新型航模试飞的关键阶段,为了找到合适的试飞场地,目标保障分队官兵顶着烈日走遍了驻地附近多个地方。在大山深处,官兵们一待就是两周,最终收集到复杂气流条件下新型航模飞行的关键适应性数据。
有了性能优越的航模,还要有好的战术战法和非常扎实的专业操作基础。一名合格的航模飞控手,必须熟练掌握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无线电遥控等十几门专业理论知识。航模飞控手周东生清晰地记得,利用专门时间,他们组织学习现代战争中空军突防的经典案例,总结形成多种突防战法;多少个深夜里,他和战友们在头脑风暴中绞尽脑汁,只为更好地创造训练条件、构设训练场景……
那一天,新型航模以崭新的姿态亮相训练场。
防空分队憋足了劲要让航模“空中开花”,不过,面对新型航模的新性能和“空中蓝军”新的作战样式,防空分队不得不重新研究战法和打法,探索如何在更复杂的条件下快速捕捉、精确射击目标,挖掘装备的极限性能。
走下训练场,防空分队官兵纷纷感叹:“靶机飞出了敌机的姿态,真难严实的对抗有了打仗的感觉。”
一次次狭路相逢,一次次满载而归。红蓝双方在攻防较量中相互学习,也在一次次对抗训练中提升了战斗力。
两代航模飞控手接续奋进,带来了战斗力新的“突围”
这些年来,航模飞控手们的航迹越飞越远。
蛇形机动、剪式机动……一次上级组织靶机飞行示范活动,曾孟和另外一名队友作为代表进行示范。天空中,他们操纵靶机展示多种飞行动作,赢得了在场官兵的阵阵掌声。
伴随着对抗训练持续向纵深推进,一架架航模靶机在航模飞控手们的手中变得不凡:加装一定的重块,靶机可以在平时模拟复杂条件下的飞行训练;加装电磁干扰设备,可以检验防空力量的抗干扰作战能力……
在拓宽航迹的同时,他们还将宝贵的靶机飞行经验提供给更多单位借鉴。
在曾孟和战友们共同整理的一套组训指导手册里,他们将多年来参与大项任务的思考归纳记录下来。那本指导手册,汇集了他们这些年飞出的“刁钻”姿态和组训方法。
一次飞行经验交流,曾孟在向其他单位战友展示这些“刁钻”姿态时,脑海里浮现的是目标保障分队一路走来的跌跌撞撞。
那次飞行,曾孟至今记忆深刻。当时,靶机飞行时突发故障,焦急的曾孟等到靶机一落地,就立马钻进靶机操作间,在繁杂的电路中埋头检测修补。直到最后故障被解决,曾孟和战友们才松了一口气。
一路走来的坎坷,换来了一群人的成长。在曾孟的帮带下,如今,年轻的航模飞控手们已经成长为不同战位的骨干——
航模飞控手周东生的特技飞行技术让曾孟也感到惊叹。一堂训练课上,借助航模模拟飞控系统,他向战友们现场演示落叶飘、180°俯冲飞行、平行横滚等特技飞行动作。在周东生的操纵下,屏幕上的航模全程高速飞行、行踪变幻莫测。“我认为特技飞行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帮助我们有效躲避地面火器的射击。”周东生说。
还有一位名叫谢敬豪的新生代航模飞控手,他提出了关于改进靶机的建议。
他的建议最终被采纳,目标保障分队据此对航模进行优化改进,并探索出新的进袭样式。不久后,一次演训中,满屏幕的“雪花”让防空分队尝到“空中蓝军”的新威力。
谢敬豪一直清晰记得演训中的一个场景:傍晚,晚霞洒满演训一线。各战位上,官兵和航模飞控手在霞光中穿梭,留下一个个忙碌的剪影。
两代航模飞控手接续奋进,带来了战斗力新的“突围”。他们集思广益,在速度、高度、进袭强度上不断创新航模性能,将不同型号航模靶机进行梯次搭配,探索出单机攻击、多机编队、低空突防等多种攻击模式;依托“仿真系统模拟飞”等组训方法,探索形成新的组训模式;人员能力生成周期,相比以前缩短30%以上,提高了目标保障分队战斗力。
如今,新生代航模飞控手张力,对自己的战位与价值有了新的理解。“靶机在蓝天翱翔的航迹,就是我们青春与奋斗的见证。”望向天空中的靶机,他坚定地说。(简立夫 方佳 朱马飞 吴淮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