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听过一句话,“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相聚。”那时的我年龄尚小,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今年带着这句话去参观山东美术馆的济南国际双年展,从中得到了答案,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
今日匆匆赶去,有幸旁听山东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郭振宇老师的讲解,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句话从字面意思来讲,在“山麓”阶段,也就是起点处,科学和艺术开始向不同方向发展,科学更加偏向于逻辑推理、实证研究,而艺术侧重于情感表达、审美创造。而在“顶峰”相聚,当科学发展到较高的层次,它本身也具有一种美感,像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简洁又对称的公式本身就具有一种美感。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蕴含着一种和谐又秩序的美,这就与艺术所追求的美感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共鸣。这是我第三次来参观济南国际双年展,一次比一次理解深刻,就比如一本书,读第一遍的时候看不懂,读第二遍、第三遍时,也就慢慢理解了。
在参观过程中,很多艺术作品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比如在参观到“后人类主义的女性创作”这一部分时,为什么将女性创作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我认为女性艺术家有更加细腻敏锐的情感和独特的观察,这些作品既关注了个体在技术浪潮中的情感体验和身份认同,也探讨了性别角色在新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中的演变。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的性别叙事模式,展现了我们女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比如李维伊的《工具人》作品,通过将自身身高与工具人创作相结合,生动展现了工具与人日益紧密的联系,让我们意识到技术如同“第二种皮肤”融入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我对一个作品的印象很深刻,看到它是由很多大小不一的鞋子和红绳以及渔船组合在一起,作品名字为《故乡·远方》,只看它的作品名字,它可能是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唤起观众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远方又象征着梦想和希望,代表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两者相互交织,体现了人们在情感和记忆的寄托和延伸。而结合“人智时代”的背景主题,作品还可能蕴含着对科技和人文关系的思考。故乡可以象征着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而远方则代表着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作品或许在探讨如何在科技进步的浪潮中,保持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文的关怀,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本次双年展与以往的展览不同,其中很多作品都强调互动性和参与性,如《呼吸可以言语》,观众可以将头伸入玻璃球发出声音,所发出的声音会被这个具有隔音功能的玻璃球屏蔽掉,而上方的触手接收到会动。我感觉这个作品让我们仿佛回到了还没有产生语言的远古时代,以最简单原始的方式传递意识与情感,感受非语言交流的纯粹与奇妙,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世间万物之间微妙而神奇的联系,引发人们对生命、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工智能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与发展,给艺术设计领域也带来了机遇与发展,艺术与时代紧密相连,艺术家们不仅是美的创造者,更是社会的观察者和思考者,这次双年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它让我们看到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看到了世界各地艺术的多样性,此次双年展将成为我心中珍贵的记忆,不断激励我在艺术与生活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
(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学生 孔丽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