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4日,央视科教频道在黄金档播出了科技创新主题纪录片《向新出发》。
这部由央视联合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制作的纪录片,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词,其中第4集《生物创世》聚焦生物制造。
一部优秀的科教纪录片需要兼具趣味性与科学性,在三十分钟的时长里,这部纪录片采访到了中国工程院谭天伟院士、黄和院士。
同时冷静而客观地借助首钢朗泽、安琪酵母、凯赛生物三家龙头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口吻与日常,展现了生物制造的产业进展与无穷可能性。
尤其是片中各团队是如何解决困难、甚至机缘巧合地开拓新产品的记录,极大增加了故事性,巧妙的比喻让普罗大众都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所在。
在2024年即将结束之际,可以说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生物制造纪录片。
两位院士开篇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清楚什么是生物制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为一项包含了众多前沿科学的应用,生物制造涉及的企业和产品众多,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
纪录片选择让谭天伟、黄和两位院士作为“代言人”,他们的讲述与旁白一起,为观众构建起了这个概念的基础印象。
谭天伟院士率先为生物制造定调,将其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而在生物制造的困境与现状,也借助黄和院士的口吻娓娓道来,提醒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型行业的发展。
片中两位院士对技术突破的点评也十分值得一看,无论是替代蛋白革命,还是大宗化学品产业化方面都给出了独到见解。
首钢朗泽:生物能源 变废为宝
纪录片以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为轴,首先来到了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河北唐山。
全片从工业尾气开始,传统处理方式拥有潜在的环境风险,而生物制造的第一个优势也就呼之欲出——这是一个“变废为宝”的产业。
首钢朗泽在片中着重介绍了乙醇梭菌,并介绍了这个庞大的体系是如何运转的,而在引出最终产物生物乙醇后,顺势介绍了生物制造的另一个独特优势。
作为可再生新能源,生物能源对于化石能源时代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并通过与传统化学乙醇由玉米生产对比,突出“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战略意义。
技术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片中聚焦在中试放大化环节的困境,生动概括为“给乙醇梭菌喂食”,为观众介绍了产量和气量的关系性。
最有趣的还是结尾关于饲料蛋白发现的故事,从研究人员发现堵塞蒸馏塔的“神秘物质”讲起,工业尾气摇身一变成为鱼饲料。
这种无害且富含高蛋白质的生物蛋白,氨基酸比例接近于鱼粉,远高于豆粕,通过菌体蛋白高效分离技术后,已经被成功用作于饲料原料。
安琪酵母:千年传承 国之大业
由北至南,故事的第二章来到了湖北宜昌的安琪酵母。
片中做了一个很巧妙的设计,先从家喻户晓的酵母讲起,过度到普通观众相对陌生的酵母蛋白,最终落到食品安全问题。
而在技术环节中,则是由深入浅,将复杂的生物制造问题总结为一段鲜活真实的,对“超级酵母菌株”的寻觅之旅。
安琪酵母团队历时九天,跨越3100千米的菌株样本采样行动后,最终寻找到了蛋白质含量达到65%的酵母菌株。
下一步是剥离,这里有一个“剥离蛋白”的巧妙比喻,通过酶制剂的优化,最终使蛋白含量达到了80%以上。
展望未来应用,酵母生产蛋白的效率是养殖的二百倍,种植的二十倍,而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更是我国未来大食物观的核心。
凯赛生物:创造材料 上帝之手
上海的凯赛生物作为中国科技创新活力的前沿压轴登场。
片中选择了以“尼龙”为引,充分讲述了化石能源困境与石化方式制备的复杂性与危险性。
而后对生物基尼龙的描述,包括对合成生物技术寻找控制菌株表达的基因开关,通过创造了生物制造世界的“上帝之手”,充分展现科学的魅力所在。
不止步替代,更着眼于超越,片中描述了生物基尼龙在以塑代钢、以塑代铝方向的潜力,尤其是在光伏边框的应用中。
所介绍的生物基热塑性尼龙复合材料,通过对尼龙添加了一定的玻璃纤维,耐腐蚀性更优秀,在片中的现场试验中有清晰直观地体现。
片中还有许多文章未能介绍完的小插曲,包括中试放大化的困难、微生物的复杂性都通过真实案例得到了很生动立体地呈现。
很喜欢结尾的一段原句,本篇也以此结尾。
“工业尾气变身鱼饲料,酵母菌变为蛋白粉,尼龙由微生物转化而来。生物制造像一位魔术师,将一切看似不可能变为了现实。”
—The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