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传染流感了,感觉头很晕

“是新毒株出现了?还是我得的是新冠?”

就在全国多地进入流感高发季

不少人开始对自己病症产生了质疑

因为他们感染后除了发热和鼻塞等症状

还会感觉到强烈的头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流感出现“新毒株”了?

流感到底要怎样预防?

不吃药可以“自愈”吗?

对此不少专家做出了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感已进入高发季 并未发现新毒株!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中国北方地区流感的高发季节,这一时期通常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流感病例激增现象。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0月的流感病例总数为103,568,而到11月,这一数字急剧上升至166,917例,显示出流感病例数量的成倍增长。流感的传播速度较快,尤其在冬季和春季气温低、空气干燥的环境中,容易造成较为广泛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1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根据《中国流感流行情况概要》(截至2024年12月15日)发布的数据,当前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流感H1N1型,这是一个常见且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流感病毒株。

甲型流感H1N1型在过去几年里多次成为全球流感流行的主导毒株。特别是在季节性流感的流行季节,H1N1型毒株通常会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较多的感染病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流感发病后,往往会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虽然症状在体感上较其他呼吸道感染更重,但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大部分可以自愈,病程一般在5到7天。”

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基础病患者、肥胖者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是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李侗曾说:“脆弱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引发肺炎,或发生相关合并症,也可能引起原有基础病病情波动,增加住院治疗可能。

对于大家表示最近出现了以头晕为症状的“新毒株”,属实吗?

李侗曾介绍,目前没有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的新毒株。个体感染呼吸道病毒存在不同的表现。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较为常见的症状。这是病毒大量复制后,随血液循环散播到各部位,引起的全身症状,也是免疫系统识别病毒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李侗曾建议市民,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空气流通不佳、人员密集的高风险场所。感染流感后,要做好居家隔离,注意开窗通风,减少与家庭成员接触。照护患者时,要注意保持距离、戴好口罩。

抗病毒治疗需尽早

48小时后“药效”降低

李侗曾表示,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在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降低发生重症和传染给周围人的风险。建议接触过流感样症状者后出现症状的人群及重症高风险人群,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李侗曾提醒,当与流感病例进行未加防护的密切接触后,可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市民家中也可常备解热镇痛类药物。但不要重复用药。用药时务必仔细看说明书,遵医嘱。一旦患者高烧不退,或出现剧烈咳嗽、憋气、精神萎靡等症状,以及发病5天后仍没有好转,可能出现合并症、继发感染等,都需要及时就医。

“有时临床医生在部分高风险人群出现症状、等待检测结果的同时,会安排抗病毒治疗,请大家理解医生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李侗曾说,接种流感疫苗或进行早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老年人确诊流感后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降低住院治疗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健康人群、未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是不需要服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的。南京市玄武区中医院药剂师许露介绍,奥司他韦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还会对少数患者产生神经毒性。对于没有感染流感的健康人群来说,不规范服用还会产生耐药性问题,所以不建议大家将奥司他韦作为常规预防用药。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建议首先就医明确病原。确诊为流感后,再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脆弱人群应当尽早接种疫苗

李侗曾介绍,12月中下旬以来,本市流感病例人数明显上升,但较去年、前年仍有所下降。目前,在门急诊就诊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以流感为主。“发病人数增多,但重症住院患者增长不明显。”

他呼吁市民及时接种疫苗,尤其是脆弱人群每年都应接种,已经感染过流感的人群也有接种必要。李侗曾说:“元旦、春节将至,大家探亲访友、外出旅行多了,可能会接触到更多的流感毒株,打疫苗就有防护作用。”

流感疫苗接种被认为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接种流感疫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并减少因流感引起的重症和死亡。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的建议,所有年满6个月且没有接种禁忌的人群都应接种流感疫苗。除了常见的重点人群——“一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一小”(6个月至59月龄的儿童),还应优先推荐以下高风险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 医务工作者:包括临床医生、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 慢性病患者:包括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群体。

  • 人群聚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和居民:例如养老院、托幼机构、福利院等,特别是其中的脆弱人群。

  • 中小学师生:教师和学生群体。

  •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及看护人员:避免将流感病毒传染给婴儿。

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可以选择居住地附近的接种点进行预约接种,也可通过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的小程序、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查询并预约接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种流感疫苗仅仅是预防流感的第一步,日常的个人防护措施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流感传播的风险:

  •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正确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 掩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的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用过的纸巾要及时丢入垃圾桶,并立即洗手。

  • 佩戴口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

  • 避免聚集: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去人群聚集场所,应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

  • 保持通风:定期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半小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增强免疫力:通过科学饮食、规律作息和积极锻炼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来源:内容综合北京日报部分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