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自残、自杀与学校无关,我本人及家长或者监护人不会以任何理由,向学校或者学校工作人员主张任何损失或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偶然间目睹广东一县级中学要求学生签订的那份安全责任书,上面呈现出的竟是这般文字的时候,不知你的内心会萌生出怎样复杂且深刻的想法?

要知道,学校能够积极主动地组织召开,并顺利通过主题班会这种生动且富有成效的形式来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这一行为足以表明学校已经将对学生生命安全的教育郑重其事地纳入到日常工作的重要日程当中。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从过往众多学校的教育实践来看,通过主题班会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从而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然而,不得不说,这种责任书的签订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有些荒唐。不妨深入思考一下,它真的能对学生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类似的责任书往往只是形式大于实质,真正面临问题时,其所能发挥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会不会在潜意识里认为,与学校签订的这种承诺书,就意味着在学校发生了任何事情,家长都不能把责任一股脑地推给学校?这种想法是否合理,又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呢?

教育责任的划分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社会的普遍认知中,学校和家长都对学生的成长和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任何一方都不能以一纸责任书来规避自身应尽的义务。

学校推卸责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典型的形式便是通过签订某些承诺书来试图规避自身在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责任。例如,当一个学生确实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困扰时,学校却仅仅依赖于事先签订的承诺书,以为这样就能摆脱自身应尽的关怀与引导之责。然而,事实绝非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人的心理状态是极其复杂且多变的,岂能因为一份承诺书就轻易改变。即便签订了承诺书,学生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困惑依然存在,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不会因此而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从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角度深入分析,这种承诺书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震慑作用。

在众多家长看来,学校这种推卸责任的做法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对此感到极度反感,因为这无疑是对学生生命的极不尊重。学校本应是立德树人的神圣之地,承载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在这片充满希望和责任的净土上,应当以关爱、引导和教育为核心,而不是采用这种拙劣且不负责任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生命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一直被视为塑造灵魂、培养健全人格的伟大事业。古往今来,那些备受尊崇的学府和教育者,无不以关爱学生、启迪智慧为宗旨。而如今,部分学校的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与教育的本质和传统背道而驰。

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和态度对于社会的价值观和风气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如此对待学生的生命教育,不仅可能让学生感到失望和无助,更可能在社会中传递出一种消极的信号,影响整个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爱的读者,对于一个县级中学为了逃避责任,让学生签含有不适当信息的承诺书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