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人民健康主办,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厦门市医学交流与人才服务中心、厦门市医学会支持的“新质驱动,创新生态——2024人民好医生大会”在厦门举行。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就“智慧驱动健康城市建设”的主题,从健康知识普及、健康素养提升、医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年来,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副主任郝晓宁在进行主旨发言时表示,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卫生健康领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需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全新的服务理念,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可及性。

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各行业实践应用的飞速发展,如何将数字与智能技术更好与医疗技术相结合成为医疗行业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方向。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夏云龙分享介绍医院工作时介绍,该院搭建医联体、医共体,进行数据治理、分享和融合,建立了医共体区域性的互联网医疗协作平台,实现分级医防融合。同时推动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助力交叉学科发展。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陈德则在论坛现场分享了推进城市健康建设的“上海经验”。他表示,健康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上海将不断完善健康指标,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应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健康挑战,需要将健康的相关理念融入所有城市的发展政策和规划之中。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所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高华介绍,眼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通过建立眼科学院、眼科研究所、眼科医院“三位一体”科教融合学院,打造医学文史思政教育与特色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体系,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医学人才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疾控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马姗姗介绍,厦门市市区两级疾控手把手共建,各级各类医院高位发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兜住网底,构建全市卫健系统健教矩阵,讲好“厦门故事”。她表示,在数字化时代,建设健康城市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但身为“疾控人”,能力不能丢。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阿尔兹海默症备受关注,社会各界更加积极地寻求理解、预防与治疗之道。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高灵敏电化学检测,京东方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延钊分享了利用半导体显示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结合量产能力和芯片仿真能力,进行分子层面的检测探索。他表示,未来希望与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价值共创。

厦门为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铿表示,“研发更加精准、有效的诊断与分期系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程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前沿创新技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先进医疗机构和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与治疗,期望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活动现场, “基于TFT生物传感器技术平台-阿尔兹海默病诊断与分期系统”发布,助力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与治疗。“体卫融合新航道——全民精准健身公益项目”启动,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运动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杨玉冰介绍了“全民精准健身公益项目”。他表示,“期待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智慧化支持下,不断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对话一环节嘉宾合影

在“引领学科发展 共筑健康未来”圆桌讨论环节,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刘亚军认为,科技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专科建设需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创新运用。复星健康首席执行官、大湾区总院长、佛山复星禅诚医院董事长胡航表示,医疗服务的本质在于学科建设,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学科建设既是医疗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复星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策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党委副书记黄源鹏则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骨科、推拿科针灸科等学科建设为例,强调了人才对学科发展的支撑作用,该院在学科建设上实施人才双循环模式,大力发展中医特色,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谭曦总结道,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医院,其首要目的都是治病救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医院的内涵式建设,从而办成人民满意的医院,让人民能够便捷、经济地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主题为“积蓄医学人才力量 丰满健康科普之翼”的圆桌对话中,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男科主任覃湛表示,专业人才是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普及中医药文化的有效载体。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乳甲外科主任医师鲁瑶认为,在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需要超越传统知识传授,构建科普思维、沟通技巧以及创新能力的多元化医学人才科普素养体系,创作让老百姓听得懂的科普内容。作为一名全平台粉丝量超700万的“科普达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卢骁表示,希望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创作出更多个性化、智能化和互动性科普内容,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厦门市医学交流与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厦门市医学会秘书长林清国认为,要通过建立鼓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科研、科普、临床全面发力,不断增强人才市场的活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建敏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持续打造以科普专家团队、科室科普联络员团队、网络大V团队为主体的网格化宣传队伍体系,积极构建科普工作的“大宣传”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对话二环节嘉宾合影

同时,“人民好医生客户端智能科普服务平台”上线,将重点面向各级地方政府、医疗机构、金融保险机构提供助力,为细分人群量身定制“防治养”等相关科普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目前,该平台已在河北省滦平县、河南省虞城县以及赤峰市敖汉旗的政府官方平台正式上线,成为地方政府服务当地百姓逐步实现健康管理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