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学校与社会协同开展科学教育已经有丰富的实践,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校外场所与学校共同构成科学教育的重要支柱,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较大的提升空间。如校社协同的活动容易流于表面,过于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忽视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素养等。

项目学习是国际公认的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教学方式,其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产品成果。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校社协同的科学教育,能够解决学生在校外科技场域的学习活动往往停留在简单的参观记录、浏览互动、知识记忆等层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立体和深入的学习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 系统规划:构建项目学习的体系结构

校社协同的科学教育活动如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容易导致学生难以进行有效的思考和知识整合,也难以面对复杂问题开展持续探究。此外,现有的协同方式往往未能提供足够的创新实践机会,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创新过程或创新成果。因此校社协同项目学习式的科学教育需要进行系统规划。

首先,学校和社会机构通过联合教研“明确方向”“摸清家底”“梳理清单”,可以有效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普基地等校外资源,并充分考虑与国家课程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同时与学校特色和需求相结合,搭建校社协同项目学习的结构化主题与内容体系。

其次,鼓励遴选科学家在现实世界背景下,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科学创新的真实案例,将这些“真人真事”转化为学生的项目问题。尤其是注重引入和梳理我国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大成就与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以问题为驱动,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和责任心,从而形成校社协同项目学习的驱动性问题体系。

再次,提炼“真人真事”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挖掘科学家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的任务类型、思路方法与创新机制,继而转化为适合学生的问题解决方法与策略,将其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表层、具体化和操作性的问题解决过程,落实“促进学生学会思考”“促进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科学教育理念,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内容的完善与升级,形成校社协同项目学习的目标体系。

基于此,建立层次性和多样性的主体与内容、驱动性问题和学习目标体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吸引、鼓励更多青少年持续参与,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增大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群体数量,为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培育提供土壤。

2 实践创新:探索项目学习的多样化实施形式

多样化的科学教育组织和实施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整合教育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还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选择与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一是建立更加广阔的校外活动场域。目前科技场馆、博物馆等社会文化机构与学校合作的热情已经被充分激发,还应加强引导科研单位、高新科技企业等参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为青少年长周期的科研探索提供环境支持和专业指导。

二是创设多样化的校社协同项目学习组织形式。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课程容量和资源筹备情况,项目学习课程的设计可以呈现出多样性:既可以嵌入国家课程,也可以依托学生社团推出特色项目;既可以是围绕重要主题的长周期深入研究,也可以是短周期的科学探究;既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小规模活动,也可以是以学校为单位整体组织。

三是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深度参与是校社协同项目学习能够长足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通过组织“课前—课中—课后”贯通式的项目学习,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课后学习中,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提供支持、陪伴甚至是指导,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

四是促进乡村地区的校社协同项目学习发展。组织专家队伍结合乡村的在地资源,开发适合在乡村开展的科学教育课程和活动。如加强乡村学校小型科技馆的建设,并以中心校为基地向周边辐射,或增加科技大篷车、支教活动的数量等。还可以利用“5G”技术、虚拟博物馆、虚拟实验室等科技手段为乡村青少年营造学习环境,将发达地区的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投放到乡村地区,并加强对乡村青少年参加校社协同项目的资助。对乡村科学教师提供专项指导,提升乡村教师设计、组织、开展项目学习的能力,开阔乡村教师的视野,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 建立制度:打造坚实的项目学习保障系统

构建完善的校社协同保障制度。例如由政府制定学校与校外科技场域合作开展科学教育的指导性政策和标准、建立专项管理基金、做到资源定向调配、提供教师专业培训、设置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培养能够具体推动协同工作的管理者队伍,可以在校外科学教育场所例如科技馆、博物馆设立专门部门,负责与学校进行沟通协调,确保有专业人员负责课程设计、活动策划及教育项目的实施;学校成立校社协同领导小组,负责与校外场域对接、确定合作意向、制订合作计划、监督实施及评估效果,并通过家长会、社区宣传等途径,促进科学教育的协同开展。

建立科学教育工作者跨界交流机制。旨在将学校工作者的教育理论、教学现状与科研人员、科普基地辅导员的工作经验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一方面,保障科学教育工作者有足够的机会开展交流,尤其是加强科研单位和高新科技企业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的沟通合作。另一方面,成立实质性的校社协同项目学习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合作团队,共同推进校社协同项目学习的课程建设,形成包括协作开发、校内外实施、远程协作、师生成果展示在内的全程规划,从而实现多场域的深度协同与科学教育的发展。

校社协同开展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教育模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动力。它以项目学习为载体,将校外场域的丰富资源与学校系统的科学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深入探索,努力为促进校社融合的大科学教育格局开辟一条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29日 第03版

作者:魏锐 崔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