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鄄城县箕山镇大陈庄村,省派“第一书记”于军和大陈庄村村委委员陈保舍正在查看刚栽种上的梨树苗。
“通常说,梨树的最佳种植季节是春季或秋季。”于军说,“但是,在冬季种植梨树也有其优势,冬季是植物的休眠期,植株生长缓慢,种植后易于移植和生根。”
说起冬季种植梨树的优势,于军如数家珍,不难看出,他没少在学习梨树种植上下功夫。
陈保舍告诉记者,没种植梨树之前,这里杂草丛生,还有几百棵杨树,每到杨絮纷飞的时节,群众苦不堪言,杨絮属于易燃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于军驻村后有思路、敢创新,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村头荒”集中整治,“村头荒”共计101亩,目前已经全部流转,种植上了梨树和苹果树。
“‘村头荒’变身‘花果园’,美化了村容村貌,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对于书记的这一做法无不拍手称快。”陈保舍说。
2024年1月份,于军被山东财经大学选派到大陈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从驻村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绝不能辜负了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要义无反顾投身农村基层工作中。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尽快摸清村情、了解民情,于军走家入户拉家常,席地而坐听心声,慢慢地全面摸准了村“两委”班子配备、产业发展、村民生活、人居环境等情况。在于军眼里,村民就是家人,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他都始终坚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全心全意提供帮助,尽力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于军深知,驻村工作不仅要解决群众的眼前困难,更要着眼长远,破解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问题。
“走访中我发现村里‘村头荒’比较多,因为没有合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于军说。
在一次走访中,通过和村里几位老人交谈,于军得知,大陈庄村有多年的种植果树历史,村内60岁到70岁的老人不少都曾经在果园工作过,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大陈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存海就是果树技术员,是种植和管理果园的行家里手。
“这几位老人的话让我眼前一亮,闲置土地种果树,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还能带动群众就业,一举两得。”于军说。
通过和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反复讨论,于军又咨询了省农科院专家和青岛农大的专家,最终决定对村里的“村头荒”进行集中整治种果树。
于军带领着村“两委”成员和群众,共清理出9处“村头荒”。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建议下,于军利用帮扶资金购置了山农酥梨苗和苹果苗,目前已经陆续种植成功。为了便于果园灌溉,于军还利用帮扶资金,打了8眼机井。
于军信心满满地说:“不久的将来,这里就会绿树成荫、硕果累累,果树种植成为村里的‘甜蜜’致富产业。”
大陈庄村有一条有着100余年历史的“堰濠”,围村而绕,长达800米。“堰濠”又称沟渠,最初用于战乱时防御敌人侵入,后来用于农田的排水和灌溉。随着时间流逝,“堰濠”慢慢被泥土淹没,失去了使用价值,导致周边的庄稼旱时无水灌溉,涝时水排不出去。面对群众的呼声,于军和村“两委”商议后,将“堰濠”进行了复原,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加深和加宽。
“于书记还给我们村修了1300米的路,之前那条路是条土路,晴天刮风尘土飞扬,雨雪天泥泞难行,这下好了,群众以后出行更畅通了。”陈保舍说。
说着,陈保舍还从手机相册里找出了修路前后的对比图,画面中,一条两旁长满杂草的乡间土路与一条铺设平整的水泥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菏泽日报 记者 焦同帅 通讯员 刘永霞
热门跟贴